【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骜】恐怖的“K粉”是一种新型毒品,学名叫“氯胺酮”。吸食一年之后,人体的膀胱会基本失去弹性,身体从肾脏开始萎缩。广东省惠安市惠东县就曾是K粉的“重灾区”。近日,环球网记者前往惠州市惠东县,采访该地禁毒重点整治工作,重点走访了惠东县白花镇和惠东县公安局,了解惠东如何成功摘掉“毒帽”。
惠东县公安局在一次行动中缴获的毒品
镇书记:武大食品专业毕业管起了毒品 老婆睡不着觉
白花镇位于惠东县西南部。惠东三大毒枭之一就是在这里发的家,被称为惠东制贩k粉的“开山鼻祖”。2013年4月,白花镇因制贩氯胺酮(K粉)问题被重点整治。
为此,环球网记者来到惠东县白花镇,采访了镇委书记周永坤。周永坤毕业于武汉大学食品专业,然而,一个学食品的人毕业后却来到白花镇管起了毒品,让人有些好奇。
据周书记讲,他是临危受命来接管工作的,当时正值白花镇因制贩氯胺酮的突出问题被惠州市综治委挂牌要求重点整治。2013年5月,领导找到周永坤谈话让他担任白花镇的书记,他同意后打电话把消息告诉了自己的老婆。“我老婆听了之后,整宿睡不着。因为她是惠东人,了解当时这里的情况......”周永坤和记者讲道。据他介绍,当时,这里的群众对氯胺酮的威胁还并不了解。
刚来的时候,周永坤随身只带了一个行囊,他对记者说,自己不知道谁是敌谁是友,用了五个月挨家挨户走访,晚上也会找村干部谈话,为了确保同群众沟通顺畅、事务处理及时,从上任到现在,他每周一到周四都会睡在单位的五楼。
“打掉了三个大毒枭 凌晨三点举报电话就来了!”
白花镇初期的禁毒工作一直得不到群众的信任,严重阻碍了禁毒工作开展。为此,周永坤公布了自己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电话,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接受群众举报。
然而,上任后三四个月内,周永坤没接到一个举报电话。当地人害怕被报复,并没有人愿意出这个头。转变发生在“109”惠州“雷霆扫毒”行动后,当时惠东的三个大毒枭被警方逮捕。周永坤说:“镇里面的群众放鞭炮庆祝,凌晨三点举报电话就来了!标志性的人物都动了,大家才相信你的工作。”那之后,半夜常有民众的举报电话。一直到2014年5-6月,白花镇的涉毒举报才基本没有了。
如何整治?先要知道村里的鸡怎么飞,狗怎么跳
周永坤表示,初到白花镇,自己什么都不懂,要熟悉情况才能进行整治,这可让他犯了难。于是,有时他会找村干部来聊,有时自己开车在镇里转。渐渐的,他也摸出了一些规律。
一次,在走访过程中,周永坤遇到一家村民问邻居说:“‘腐乳’煮好了吗?”,邻居答:“煮好了。”他立刻警觉了起来。原来,这两家村民正在给毒品原料加热。他们口中的“腐乳”其实就是指毒品原料。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省禁毒办常务副主任邓建伟讲道:“农村是熟人社会,祖祖辈辈都是透明的,邻居家里有几头猪彼此都知道。可以不夸张地说,想要把这里的整治工作做得好,就要知道村里面的鸡怎么飞,狗怎么跳!”
就是这样,白花镇群众对政府禁毒行动的态度慢慢由怀疑变为了信任,还自发参与进来。镇里的退休老教师专门写了禁毒三字经,还组建了一支“禁毒义务宣传骑行队”,骑车队员会穿上印有禁毒标语的骑行服,分发禁毒宣传材料。
禁毒工作手写台帐摞起来好几米 入库网格化信息系统
白花镇禁毒台帐
“2014年11月12日,凌晨禁毒清查队;参加人员(6人);清查场所:住房、出租屋、闲置房屋16间,工棚、工地1个,果园、林场1个,山岭1个约15亩;清查情况:抓获3人。(白花镇禁毒专项整治集中清查表)”
“2015年7月7日,上午,禁毒办工作人员、县缉毒大队、白花派出所、联防队、镇驻村工作组及村西委干部对长沥村进行了禁毒排查。下午,......对联丰村进行了毒品清查。晚上,......在长沥村口设卡清查。(禁毒专项整治行动日志)”
这些是白花镇的台帐,详细地记录了开展禁毒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简单的字里行间都是所有镇里干部以及禁毒人员辛勤劳动。这些台账一摞一摞码起来,摆了好几米。
周永坤说,领导来视察,看到了这么多台帐,先是肯定了镇里的工作,然后表示,这么细的工作,要科学利用,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文字要录入数字系统。所以,从去年开始,白花镇开始把台账里的数据导入信息系统,便于记录查找,也充实了公安机关信息库,通过网关实现信息交互。此外,由于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白花镇还开发了实名制禁毒APP安装在每个干部手机上。软件配有GPS定位,便于上传排查情况,指导禁毒工作。每次相关责任人访问重点人,或到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时,都需要把进展动态记录到APP上。这款软件不仅是监督系统,也是管理系统,成本低,效率高。
禁毒民警:“明知毒贩有枪,还是会冲上去抓”
离开了白花镇,记者来到了惠东县公安局。在那里,记者见到了参与一线涉毒案件侦破工作的两位民警。他们的禁毒故事有很多,在打击禁毒过程中,这些缉毒民警常常把生命置之度外。然而在采访中,谈生死、讲困难,民警们总是简单一两句。出于工作安全需要,他们永远不能露面留名。
据一位民警介绍,之前在开车追捕毒贩过程中,两位毒贩逃跑乘坐的车翻了,车身严重损伤,随时都有爆炸危险。他想都没多想,看到被困在车里的毒贩,一个念头就是冲上去救人。这位民警说:“他们是毒贩,追他们是我的职责;他们也是人,挽救他们的生命也是我的职责。”
当记者问道,如果遇到携带武器的贩毒分子抵抗怎么办,民警回答:“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明知有枪,我们还是会冲上去抓。”不过,他也补充道:“说不怕死是假话,谁都怕死,每个人都有家庭老婆孩子。如何避免恐惧心理?只能告诉自己,我们对危险的恐惧远远不如犯罪分子对警察的恐惧大。”
白花镇和惠东县公安局只是整个惠东地区整治毒品问题的缩影。通过整个惠东县的努力,2014年10月9日,广东省禁毒委不再将惠东县列为挂牌重点整治地区。摘牌时需要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长邓建伟签字,领导对邓建伟提出“谁签字,谁负责”,着实给了他很大压力。由于切实看到惠东县制贩氯胺酮犯罪活动已得到有效遏制,邓建伟最终坚定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名字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虽然惠东县成功摘去了“毒帽子”,但邓建伟表示,病去如抽丝,目前,惠东县还在继续查处惠东籍涉毒人员,防止毒品回流等问题,禁毒斗争还要持续很久。23日,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会议在惠州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惠东的重点整治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惠东曾经的毒帽子,实现惠东社会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