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技术为非洲播种希望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5-12-15 10:58:36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中国用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成功养育了20%的世界人口。这一农业发展模式值得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关注和效仿,”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学者加里雄·伊基亚拉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数据显示,非洲70%人口是农业人口,农业对非洲GDP的贡献率高达30%。然而,很多非洲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忽视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加上旱灾频发和社会动荡,最终导致粮食无法自给,进口量增加,贫困、饥饿与营养不良人口不降反增。

  如今,非洲大陆迫切需要中国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和人才支持,而中国也一直在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着实实在在的帮助。

  帮助非洲发掘农业潜力

  作为中国政府在非援建的首个科研机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2013年5月正式立项,2014年底在肯尼亚正式开工。其主体建筑和附属植物园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建设费用全部由中方援助,中方负责提供配套科研设备和研究经费。

  目前,来自中科院8个课题组和6个研究所的3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正在这里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种植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优良农作物,以及猕猴桃和葡萄等经济作物,为当地展示我国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

  得天独厚的海拔与气候让肯尼亚的农业种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该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纤维、除虫菊和鲜切花市场等都有较大发展潜力。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景海春教授认为,为当地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改良农业种植技术和提高农业附加值对于提高非洲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人正在帮助我们寻找具有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肆虐非洲的饥荒、营养不良、疾病和生态危机,”该机构高级研究员约翰·恩乔罗格说。在该机构工作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严雪希望,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可以成为中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对非示范与推广的窗口。

  事实上,中国对非洲大陆的农业支持远不限于肯尼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贝宁等许多非洲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较好的农业合作基础。

  在日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承诺为此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根据其中的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中方将在非洲100个乡村实施“农业富民工程”,派遣30批农业专家组赴非洲,建立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助力非洲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专家深入田间地头

  在蓬勃发展的中非农业合作领域,农业技术人才是重中之重。

  在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罗伯特·基图鲁看来,中国专家对待科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他们全心全意为当地人授业解惑,以专业的精神开展工作,为当地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数据显示,该机构自成立以来已为非洲各国培养农业技术人才140多名,招收农业科学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10多名。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中方专家吃苦耐劳,他们顶着烈日,总是亲自下地示范,与西装革履、在田地边观看操作的肯方技术人员形成了对比,”严雪说。

  在肯尼亚海拔约2500米的纳库鲁地区,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们在为当地的农业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14年3月,从事农业研究33年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黄海踏上了这片赤道高原。临行前,年逾90岁高龄的父亲送给他十个字:安全、形象、认真、谦虚、宽容。

  “我的父母亲曾经都是长期从事农业教育的老师,他们十分支持我来非洲工作。在这一点上,随任的妻子同样给了我很多支持。”

  黄海建议,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的特点,在肯尼亚引进推广优良的作物种植资源,分区域形成特色,改变当地市场目前以洋葱、土豆和胡萝卜“老三样”为主的局面。

  在埃格顿大学农学院作物园艺和土壤系任职的刘高琼更是一位享誉当地的中国农学家。1997年,他受教育部和南京农业大学委派,奔赴肯尼亚担任埃格顿大学的客座教授。

  在肯尼亚工作的日子里,他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周边的农场和田地,寻找各种抵御虫害和低温的方法,乐此不疲地为当地人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他还为肯尼亚引进了绿色大棚的概念,如今这一技术已在当地十分普及。

  在刘高琼最初来到肯尼亚的时候,当地最大规模的农场和种植园的所有者都是欧美人。“如今,随着中肯农业交流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肯尼亚人掌握了相关技术和资金,他们开始逐渐成为农场的主人”。

  如今,刘教授已在肯尼亚工作和生活了18年。这里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扎根18年,刘高琼为中肯农业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说,自己愿意永远扎根于此,继续用心血和热情浇灌这片赤道高原的农田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