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缘何惧远 爱跨印度洋——三个中非爱情故事
新华网内罗毕12月12日电 非洲与中国,两个相距遥远的地方,阻挡不了一段段美丽的姻缘。广袤的印度洋将中国人与非洲人紧紧相连,一个个浪漫而真挚的爱情故事由此诞生。
农业爱情结硕果
“我们有3个女儿,她们现在都在肯尼亚念书,”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技术专家刘高琼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与肯尼亚卡伦金族姑娘莉萨的爱情故事。
在刘高琼肯尼亚家温馨洁净的客厅里,摆放着3个美丽混血女儿的合影照片和学业证书。刘高琼说,他希望女儿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度过平安喜乐的人生。
1997年,刘高琼受国家教委(今教育部)委派前往肯尼亚埃格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埃格顿大学地处肯尼亚中部的纳库鲁地区,海拔约2500米,工作条件艰苦。然而,他却爱上这片炙热的土地。
当时,莉萨是刘高琼的斯瓦西里语老师。“之前我并没有察觉,直到刘教授回国后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我愿意为了你回到肯尼亚’时,我才明白这份感情,”忆起和刘高琼的爱情故事,莉萨脸上漾起幸福。
刘教授夫妇每年都会带着可爱的女儿们回到湖南娄底老家看望老人和亲朋好友。刘高琼说:“小女儿刘淑琪最喜欢回中国,她每次都掰着手指头数着还有几天才能回老家”。莉萨告诉记者,她的妈妈也经常杀鸡宰羊,在卡伦金族老家款待这位称心的中国女婿。“中国人做事认真,善良,时间观念非常强,责任心也强。”
扎根肯尼亚18年,刘高琼为中肯农业交流作出巨大贡献。肯尼亚如今已成为他心心念念的第二故乡。他说,“我愿意扎根此处,用心血和热情浇灌这片赤道高原的农田野地”。
医学院里的爱情
1989年,在北医三院当实习护士的梁素华认识了喀麦隆留学生魏科。当时,魏科在北京医科大学攻读临床医疗。
梁素华说,她在与魏科的工作接触中发现这个小伙子很正直、朴实、勤快,并且很聪明,很有上进心。但是对于魏科的追求,梁素华开始无法接受,因为她从未想过自己要嫁给一个外国人。
魏科毕业后到广州中医院学习了一年针灸。在此期间,两人一直保持通信。1991年,魏科在北京向梁素华求婚,梁素华同意了。结婚后,两人回到喀麦隆。魏科在雅温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并在医科大学任教。如今,他们已有3个孩子。
梁素华说,喀麦隆对她来说是第二故乡,每次回到中国探亲,她都会惦记喀麦隆的亲人,而在喀麦隆生活的时候也会思念国内的亲人。魏科说,在他心目中,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即使身在喀麦隆,也时时刻刻在关心着中国的发展。
在梁素华看来,魏科对工作很认真,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对她和孩子非常体贴,对两家老人非常孝顺。她很满意这桩跨国婚姻,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希望她和魏科能够为中喀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华园的美丽邂逅
王丽红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经营着一家以中文教学为特色的鲁扬子中学,致力于中非人民交流与理解。嫁到非洲一晃20多年,王丽红已是4个孩子的妈妈,和丈夫阿尤布过着幸福的生活。
作为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上台后首批获中国政府奖学金前往中国留学的学生,出身普通农民家庭的阿尤布在1988年前往清华大学读书,由此开启一段跨国情缘。
1989年,阿尤布在清华校园里邂逅骑车回家的王丽红。“她骑着一辆红色自行车,”他回忆道,他向王丽红打招呼,以互相学习语言的由头打开话题。在后来的多次接触中,两人关系慢慢升级。
当王丽红和阿尤布决定结婚时,双方面临着来自各自家庭的压力。“在那个年代,嫁给外国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王丽红说。后来,王丽红的家人把她安排到日本,阿尤布也追到日本,两人在日本结婚。
1996年,王丽红来到了乌干达。那时,两个人的生活比较拮据。但是王丽红并不抱怨,在她眼中这更多是一种经历,她选择和爱人一起奋斗。1999年,两人买地自建房屋。今天,两人已经拥有一所颇为现代的中学,而在工作岗位上耕耘20年的阿尤布也已成为乌干达民航管理局技术总监。一家人的生活平淡而幸福。
目前,鲁扬子中学已经成为受乌干达教育部认可的唯一在中学推广中文的学校。阿尤布认为,投资教育是利国利民之事,可以促进中非两国的交流与理解。(参与记者:袁卿、黄亚男、李言、丁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