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莫斯科4月29日讯(记者廖伟径)2014年中俄经贸合作克服了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不利影响,成功实现了“逆势上扬”。进入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遭遇了年初的“寒流”,2015年1月至2月,中俄贸易额为98.32亿美元,同比下降28.8%。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就中俄经贸合作采访了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米赫耶夫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当前中俄贸易额出现下滑的现实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去年年底以来,卢布汇率出现剧烈波动,对双边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并在今年年初体现出来;二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加速下行,尽管2014年俄罗斯实现了对华增供石油,但由于油价低迷,其对双边贸易额的托举作用有限;三是双方投资合作潜力未完全释放,俄罗斯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软肋”,加之当前国际环境对俄不利,制约了中国民间对俄投资意愿。
在中俄双边贸易中,俄罗斯长期处于逆差,对华出口以资源产品为主。根据俄工业和贸易部数据,在俄罗斯对华出口中,油气等矿产资源占49.3%、木材占15.4%。由于中国正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逐步改变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的做法,在当前国际资源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俄对华出口结构过于单一的弊端凸显出来。
米赫耶夫认为,中俄两国领导人曾提出在2015年力争使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两国政府部门也正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但是也应当看到,有时经济规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鉴于中俄贸易结构的现实情况和世界经济放缓大背景,双边贸易出现波动实属正常。
对于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俄专家依然持乐观态度。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首先,中俄两国领导人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高度重视,予以政治支持并加以坚定推动。其次,中俄间大型项目为未来两国经贸合作积蓄了“后劲”。现在中俄高铁项目、中俄天然气东西线项目均在稳步推进,核电、大飞机项目也在深度商谈中,一旦实施将对中俄经贸合作形成有效支撑。再次,中俄投资贸易合作面临良好前景。当前,俄罗斯政府在远东地区批准设立14个经济特区,以优惠的条件和优质的环境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此外,俄还拟放宽条件吸引中国企业扩大对俄油气开发领域的投资。米赫耶夫认为,经历了去年年底的卢布危机后,中俄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扩大贸易本币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
俄专家认为,当前国际油价和俄罗斯卢布汇率已逐步企稳,外部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中俄双边贸易尽早止跌。在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中俄两国企业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双边经贸合作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未来,随着双边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到位,中俄经贸合作前景依然十分看好。
(编辑:刘梦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