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美报:如果新加坡没有了李光耀
参考消息网3月20日报道美报称,虽然李光耀此前也曾在重病后恢复,但是人们感觉到这一次他的病情更加严重,新加坡有可能在独立50周年之际遭逢另一个历史时刻。
“历史时刻”或将到来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18日报道,9年前,现代新加坡缔造者李光耀的执政党在大选中赢得84个席位中的82个。当时他宣称:“千万不要以为你们能变革政府。你们年轻人不懂这一点。”
时光快进到今天,新加坡这个高科技城市国家正在经历着巨变。
例如,新加坡的国民将面临没有李光耀的未来。
这位现年91岁的政治元老2月初因肺炎住院,需使用呼吸机。李光耀长子、总理李显龙的办公室17日表示,由于受到感染,李光耀病情恶化。18日,总理办公室说李光耀病情继续恶化,已进入重症监护室。
虽然李光耀此前也曾在重病后恢复,但是人们感觉到这一次他的病情更加严重,新加坡有可能在独立50周年之际遭逢另一个历史时刻。
“活着”就是政治存在
李光耀1959年出任新加坡的首任总理,随后带领新加坡摆脱英国和马来西亚实现独立,并以其经济远见和铁腕作风把新加坡从一个第三世界殖民港口转型为光彩亮丽的多文化商业中心。
这是通过宽松规定和低税收鼓励商业发展、以大政府照管国民而实现的。但是新加坡的发展是以公民自由为代价的,媒体常常因毁谤诉讼而受到压制,政治异见往往难以见容。
虽然李光耀1990年卸任总理,但直到四年前他一直担任内阁资政。他仍然可以借由2004年出任总理的长子李显龙和人民行动党发挥影响力。
“同所有在后殖民时代缔造东南亚国家的伟人一样,李光耀只要活着,就是一种政治存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东南亚问题专家欧内斯特·Z·鲍尔说。
处于“拐点”期待变革
“新加坡现在期望变革和演进,但他们不确定。我认为人们有些担心和疑虑。”鲍尔说。
甚至现任总理李显龙也承认新加坡正处在“拐点”。
虽然老一辈新加坡人仍对转型前的生活记忆犹新,愿意接受政府的条条框框,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则对此越来越反感。
“之前几代人的生活必需都有政府照顾,在李光耀任职总理期间他们是满意的,”一位50多岁、在阿拉伯街区经营服装生意的新加坡人阿卜杜勒·卡迪尔·本·易卜拉欣说。
而年轻一代人则更加直率。他说:“大多数年轻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出身的家庭不必为生存奋斗,他们与外界接触更多,所以人们希望有所转变是难免的。”
2011年的上届大选中,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议会的87个席位中丢掉了6席——这个结果被人们认作是变革预兆。反对党有望在明年举行的大选中赢得更多席位。
经济变革加速推动了政治变革。在新加坡,收入差距有所加大。虽然亿万富翁的人数增加,但是有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越发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移民也是一大紧迫问题。外国人占新加坡人口的三分之一,虽然其中许多人从事的是建筑和家政工作等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加坡人不愿做的职业,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移民从本土居民手中抢走的好工作也更多了。
新加坡政府似乎愿意为民间社会创造更多空间。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许林珠指出,自下而上的进取行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实质进展,如对死刑的改革、加强性骚扰法令和对社会保障政策的重大修订等。
了解中国受美倚重
李光耀一旦离世也会对美国有所影响。虽然新加坡不是美国的缔约盟国,但是华盛顿几十年来一直倚仗李光耀对亚洲事务的解读。
“自尼克松以来的每位美国总统都珍视他的劝告,他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说。阿利森也是李光耀传记的作者之一,他称李光耀是一位“大师”。
“他了解中国、中国领导人和他们的内部决策。”阿利森说,“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帮助中国领导人真正了解美国,帮助美国领导人真正了解中国。”
但是有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政府减少了对新加坡的依赖。虽然李光耀曾几乎每年都造访白宫,但是其子李显龙在奥巴马任内只访问过白宫一次。这部分是因为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改善,以及对中国也有更深的认识。
但是阿利森说,华盛顿与新加坡保持距离是愚蠢的。他说:“可以说,我们现在比以往更需要像李光耀这样的人物。他来自成功的微型城市国家,无论对中国对美国都可以提出没有偏见的明智忠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