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4日,戈兰高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戈兰高地赫尔蒙山(Mount Hermon)与士兵交谈。
中新网3月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社论表示,就在美国国务卿克里同伊朗外长扎夫里在瑞士会晤,试图为伊朗发展核能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之际,由共和党掌控的美国国会却不顾白宫的反对,邀请在全国大选苦战中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并到国会山庄向参众两院发表演说,批评总统奥巴马处理伊朗核问题的手法。此举让美以关系陷入数十年来的低谷,也可能导致美伊核谈判进程受阻。
文章摘编如下:
内塔尼亚胡之所以能在不受白宫欢迎的情况下访美,同美国共和党对奥巴马越来越深的敌意不无关系。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因为外交理念的不同,数年来所累积的私怨,也是导致两国关系无法改善的原因——内塔尼亚胡甚至在奥巴马2012年竞选连任总统时,毫不掩饰其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态度。然而,双边关系紧张的根本症结,则在于中东地缘政治条件的剧变,已经让美以同盟的利益不再那么一致。
以色列选民将在3月17日投票,决定内塔尼亚胡能否第三度组织政府。他所领导的利库德党,正面对联合政府内极右派小党的政治勒索,而不少以色列选民也对越来越昂贵的房价感到不满。
但是在国家安全课题如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东耶路撒冷占领区开发犹太移民定居点,防止世仇伊朗发展核武器等,选民则有相当的共识。这也是为何内塔尼亚胡敢于冒险得罪美国总统,利用国会山庄这个重要舞台,既捍卫国家利益又借机高调争取国内选票的缘故。
自奥巴马落实共和党所激烈反对的医疗改革计划以来,白宫与国会的工作关系就日益对立。双方此前更就是否要赦免非法移民的问题,再度陷入恶斗。有南方州属基督教势力支持的共和党,传统上主张协助以色列对抗阿拉伯回教国家。
但以色列对占领区的高压政策,却使得国际舆论逐渐倒向巴勒斯坦,因而打击了美国在中东的号召力。奥巴马试图团结阿拉伯国家对抗伊斯兰国组织的战略,使得美以在占领区议题上的立场出现分歧。共和党把国家外交卷入国内党争,更让形势雪上加霜。
2010年底爆发的“阿拉伯之春”,颠覆了中东固有的地缘政治格局,多个同以色列达成政治默契的阿拉伯强人不但相继倒台,随后所出现的内战及部分无政府状态,更让极端恐怖主义趁势而起。
“伊国组织”在伊拉克及叙利亚攻城略地,成立“哈里发国”,把触角伸展到埃及、阿尔及利亚和阿富汗,进一步让美以关系的矛盾尖锐化。
自称代表逊尼派的“伊国组织”崛起,改变了中东原有的敌我关系。伊朗所代表的什叶派,遂成为美国打击“伊国组织”的潜在伙伴。对于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灭的德黑兰来说,这无疑是离间美以关系的大好时机。
相对于“伊国组织”不断扩散的威胁,伊朗发展核武器的安全急迫性,对美国而言已经相对减弱。以色列不惜一切代价要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强硬立场,自然成为白宫新中东战略的绊脚石。
美以关系尽管在当下面临严峻挑战,其基本面却决定了两国必须设法弥合战略分歧。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长期且可靠的盟友,有能力分担并扩展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则是以色列国家安全的坚实靠山,其军事保护伞及全球影响力发挥了有效的阻吓作用,让特拉维夫的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双方在政治、军事、情报等诸领域都有根深蒂固的合作关系。这超越了领导人个人好恶或个别外交难题所带来的制约。虽然如此,还在演变的中东地缘政治形势,还将持续对美以同盟关系形成压力,考验两国领导层的外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