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内2月17日电(记者章建华 闫建华)“‘春节三天得吃饱’,这是我们越南人的老话,就是无论多艰难,初三前都得天天吃饱,”在腊月的阳光里,60岁的范氏汪在越南首都河内自家的老屋前对记者说,“以前条件再不好,粽子、春卷、酸葱、白煮鸡、糯米饭和带肥的猪肉都是少不了的,或多或少而已。有的人家节前存粮存钱存豆子,就是为把新年头几天过好。”
已经料理年夜饭几十年的范氏汪说,以前越南人过年有6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肥肉、酸葱、红对联、新年树(桃、橘等)、鞭炮和绿粽子。如今,鞭炮被禁了,剩下5种物品中有3种与吃有关,由此可见吃和年夜饭在越南人的春节传统里占着多大的分量。
在越南,操持家务是女性的“专利”,家庭主妇、儿媳和女儿们更把准备年夜饭看作自豪的事——如果儿媳被排除在外,只负责餐后收拾,那一定是不太招婆婆待见。
作为家里的主妇,45岁的阮氏秀英从腊月中旬起就开始准备年货和年夜饭。说起越南人年夜饭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她的感慨表情从酸楚到轻松也大致是个说明:“30年前过春节,真是挺苦的,尤其对我妈妈来说。村社里就杀了一头猪,大家抽签分一份,可是年夜饭不能只有一盘肉。全家人都眼巴巴盼着呢……那时候谁都不富裕,妈妈们年前都愁年夜饭。”
说到越南人的吃,乍一看蛮单调的。从南到北,越南餐馆外挂的招牌很多是一个越文单词大字,标示着米饭、粉或火锅,表示该店主营或主食是什么;大字边从上到下是几行小字,主要有空心菜、鸡猪牛羊肉、海鲜和田螺,表示可以由这几样和前面的主食配合煮煎炸炒。招牌千篇一律,以至于行走越南,尤其在公路两边,餐馆招牌最显眼的是食材内容,然后是几个大大的数字,显示店的地址门牌,而不是店名,因为对于沿途司机来说,店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有什么吃的,那几个大阿拉伯数字则好认好记。
其实,越南菜也有其丰富、精致之处。比如中国人统称的“粉”,在越南就因其形状乃至不同吃法有不同称谓,就算其中都被称作“Pho”的粉,在越南北中南各省的做法可能也有材料、配料的不同。如果说“在越南,没有哪两家店的粉是一样的”,这话大致靠谱。
所以,尽管传统的越南年夜饭离不开传统的那几样东西,但准备起来自然也可以像变化多端的“粉”一样有不同变化。
“现在什么都不缺了,但我也发愁。”越南革新开放约30年、尤其是近2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老百姓的生活显著改观,像阮氏秀英这样年青一代的越南主妇准备年夜饭的新烦恼不是“缺”,而是“挑”,得做得“精致”。
越南人年夜饭继承的是团圆和祭祖的传统。祭祖需要白煮鸡、带肥的猪肉,意味着尊敬、追思、以富足告慰先人。
粽子最好是猪肉绿豆馅,比中国粽子大,方形,它和圆形的糍粑象征着“天圆地方”,但越南人春节没有吃糍粑的传统。春卷外面是很薄的米皮,里面可以包薄荷、紫苏等生菜,也可以包海鲜、香菇、粉干等食材,既可“包罗万象”但也丰俭由人,油炸后蘸鱼露,它和撒上花生或其他干果碎末的糯米构成年夜饭的主食。当然,糯米最好用竹叶染成淡绿色,好看、清香也滑爽。此外,小葱头在春节前就腌成看着嫩白的酸菜,从健康角度讲,这是一款很好的解荤腥小菜,有助消化油腻食物。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越南人基本每家过年都会备有这几样。不过在古代的富足人家或如今有心思的主妇的筹备下,年夜饭还会多出几道菜,比如肉末用香蕉叶捆绑或煮或蒸出来的肉团、猪腿炖笋干、红烧鱼、腌青芒果等做成的凉拌菜等,最终也能做出个“四碗六碟”“六碗六碟”乃至“八碗八碟”。
“传统的越南年夜饭都是在家做,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年夜饭费时费事,”看着买回来做粽子用的绿豆,阮氏秀英笑着说,“可要让现在的年轻夫妇家家自己包粽子,好像也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