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东
精彩导读
○ 中欧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经济体、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双方合作具有“洲际效应”。
○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 “一带一路”战略的稳妥推进,将为深化中欧双边经济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增强尊重互信,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一带一路”已成为连接中欧彼此的重要纽带。
“一带一路”拉近中欧空间距离
地处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地缘文明。作为世界地缘政治结构两大支柱的中国和欧盟,由于相隔遥远,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同时双方的经贸有较强的互补性,是欧亚大陆两端的经济中心,有强烈合作和交往的需求。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中欧交往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单一。内容上,中欧交往主要是经济。安全、文化、军事和民间交流的规模和深度跟经济往来相比,有比较明显的落差。如在中东安全或更广泛的欧亚大陆安全等相关具体议题上,中欧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交流机制。形式上,中欧交往主要借助国际组织和领导人访问。中欧之间尚没有专属的经济合作机制,不能有效规避突发事件的发生。
中欧关系的局限性主要是双方地理位置造成的,在欧亚大陆两端之间有着广阔的领土和众多的国家,双方往来主要通过飞机。飞机的运量和经济性限制了人员的流动规模,也限制了贸易的加速流动。另外,由于两者相距甚远,没有涉及双方直接利益的具体议题的推动,建立除经济以外的相关交流机制也就没有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拉近中欧的空间距离、减少中欧之间往来所需时间是增进中欧关系的主要手段。“一带一路”为创造这一条件提供了可能。
“一带一路”开启沿线国家机遇之窗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能源、土地和旅游资源。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金融危机后,为有效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我国提出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基金、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可以解决“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问题。相关国家可以资源、农作物等多种方式还款,这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国有强大的基础建设能力和技术,可以合作参与到境外工程的建设并培训相关国家的人员,这可以解决互联互通的技术和劳动力问题。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以实现的客观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一带一路”的开辟还将大大拓展人才、技术、资金等市场要素的交流渠道,为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突破点。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对更大程度的参与国际贸易和推动国家发展有着迫切的期望,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这是其未来能够成功的民意基础。
“一带一路”给中欧关系带来的挑战
安全问题与经济风险 “一带一路”两端之间有着狭长的不安全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着阿富汗安全问题、中亚五国社会的不稳定、伊朗核问题以及新生的ISIS等安全隐患。另外,“一带一路”前期投入巨大的资本和人力保障,而产生效益则是多年以后。如何避免重大损失,确保借债者的还债能力,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确保“一带一路”的安全畅通,防止别有用心者的故意破坏是“一带一路”面临的首要挑战。
美国因素 美国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概念,并把它当成是“大中亚计划”的一部分。2006年以后,美国开始在中亚地区谋划区域经济合作,并在2009年正式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计划以阿富汗为地缘中心,以巴基斯坦为地缘通道,进而垄断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中-美-欧三角战略关系中,由于美欧之间是伙伴和盟国关系,所以美国对中欧关系的任何变化与发展都表现得十分敏感。并且中东事关美国的命脉,大部分海路安全仍在美国控制之下,其为了维系在南亚、中东和欧洲的主导权,必然会对中欧“一带一路”合作产生影响。
俄罗斯因素 由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和在中亚地区传统的影响力,中欧在“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合作始终绕不开俄罗斯。首先,俄罗斯对中亚地区传统的影响力,使得俄罗斯本身构建的区域合作计划更具吸引力,例如欧亚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等。其次,中俄之间战略关系使得欧洲对中国存在或多或少的疑虑。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发生以后,俄罗斯保持了一贯的强硬作风,中俄在能源以及其他方面贸易增长,欧洲一些媒体认为中国搭了欧洲的顺风车。所以,如何协调好中-欧-俄的三方关系也是“一带一路”面临的重要挑战。
政治互信和经贸问题 中欧之间一直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欧盟对华政策强调“价值观”和“人权”,在反恐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这些都使中欧关系的发展面临障碍。就本质而言,欧洲对于中国的不信任,更多出于结构性权力变化带来的不安全感。另外,虽然中欧之间的贸易量很大而且增速可观,但存在的问题可能会深刻影响“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中欧关系。首先欧盟是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主要来源,原因在于中国商品价格低廉,很快占领了欧洲市场,引起欧洲国家的不满。对于“一带一路”,有西方媒体认为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认为中国正在加快“对外经济扩张”的步伐。如何增强互信、实现共赢,也将是“一带一路”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带一路”给中欧关系带来诸多机遇
促进中欧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在“一带一路”构想中,中国和西欧可以通过路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大缩短距离,交往更加便捷,成本大大降低,双方经济联系会更加密切。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与欧盟建立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自贸区的战略目标异曲同工,如能连成一片,中欧合作将赋予亚欧大陆一体化、对冲海上全球化的新内涵。另外,从中欧贸易额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中欧贸易货物90%以上通过海运完成,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欧双方的重要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使中欧之间的贸易更加便利化。
推动中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由于人口密度低,产业密度低,很难形成符合标准概念的经济带,其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中亚基础设施的落后直接制约着中欧双方的贸易交流。欧洲在中亚地区已有大量援助计划,中国通过上合组织合作框架也在该地区投放了100多亿美元的贷款和无偿援助。中国所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将会大规模地促进中欧在中亚地区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加快中欧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的合作。中欧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有很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在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阿富汗毒品和武器走私、索马里海盗、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欧洲与美国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期望能够超越北约阴影,独立发挥作用。而这些地区均为“一带一路”的穿越地带,中欧因此在这些问题上有了面对面的机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双方对这些热点问题可以加强磋商,协调立场,共同行动。而且,双方还可在此框架范围内寻找新的政治合作空间与机遇,进一步巩固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础。
促进中欧在能源问题上的合作。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已居世界前列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同时还存在着能源结构较为单一、利用率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欧洲的能源问题则面临另一个困境,从欧洲本身来看,欧洲地区的矿石储量几乎耗尽,能源对外依赖性很强。如德国进口能源30%、意大利进口能源25%都来自俄罗斯。近年来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没有收到效果,反而自缚手脚,原因就在于欧洲能源问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构想中,中方希望改变油气资源主要依赖俄罗斯、管道呈南北走向的现状,但中俄双方在油气资源价格、管道铺设等问题上分歧颇大。中欧如果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能源问题上开展合作,双方都能分享到更大的能源蛋糕。
促进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欧盟在推进自身一体化进程中,努力东扩,提出了地中海联盟、俄欧新关系等思路,但目前并未收到很好的效果。在“一带一路”大构想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则是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最终可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欧亚大陆经济融合,是中国包容性发展战略,而实现合作共赢是这一战略的中心思想。
“一带一路”构想是关于未来中国经济外交的重大构想,它的实现将拉近处于两个端点的中国和欧洲的地缘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政治的,乃至军事、安全的,中欧关系因此处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中欧应加快建设合作机制,加强对话,协调双方在观念上和政策上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积极与第三方协调立场和利益冲突,才能够将“一带一路”所提供的发展动力转化为全面的地缘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