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4日电 12月2日,日本从各大媒体到大街小巷都推出了众议院选举期间各个政党的候选人名单。截至11月30日,这次共有1140名候选人登记,争夺日本众议院的475个席位。日本新华侨报4日刊文称,此次日本众议院选举在“风雨飘摇”中进行,但并无太多新意。究竟,此次日本众议院选举还能否改变大局?
文章摘编如下:
这次大选是二选一“捆绑式”设定再现,民众无奈“两害相权取其轻”。稍稍回顾近年来的众议院解散历史,就可以看出其中“门道”。2005年日本自民党获得压倒性胜利的选举又被称为“邮政选举”,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开出了“二选一”的选择题,把是否选择将邮政民营化捆绑在是否给自民党投票上,结果成功将希望民营化的经济“声音”,转化为自民党的“选票”。
2009年的众议院选举同样,是选择已经“无能无用”的民主党政权,还是再给自民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结果成功将民众对民主党的“失望”转化为自民党的“选票”。如今,安倍晋三又故技重施,要把民众改善生活的“期望”化为自己的“选票”。日本民众面对这样的“二选一”,唯有“两害相权取其轻”,没有“第三道道路”可以走。
这次大选是“一强多弱”局面持续,“党争”结果早知晓。从此次各党设定的目标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选举。执政党自民党的目标是获得 “绝对安定多数”的266个议席。而在野党方面的目标只是增加议席,以期对执政党形成更大的压力,“最好的结果”不过是防止对方选票过半。
日本国内虽有批评认为,这是安倍“蓄意拖延”宣布解散众议院造成,是“缺乏大义”的表现。然而反推即知,即便安倍早早告知,以目前自民党的“绝对优势”状况,在野党想要“翻盘”绝非易事。第一大在野党民主党在2009年到2012年不长的执政期间,出现了冲绳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福岛核电站事故、消费税增税等问题,至今还是“悬而未决”。而其他的在野党如日本维新党、次时代党等各自刚刚完成重组,政治力量尚不足以“撼动”安倍政权的“大树”。
这次大选是问政于民“腹背受敌”。此次众议院选举主要争论点的“安倍经济学”,不仅在日本国内遭受在野党的“猛烈攻击”、民众的“质疑反对”、甚至在国际社会也“难逃批判”。日本国内,民主党党首海江田万里抓住“安倍经济学”的软肋“猛攻”,列举了贫富差距过大、日元贬值带来物价上涨及公共事业经费浪费等问题,逼得安倍唯有“赌咒发誓”,“将营造不出现负增长的状态”。
而共同社则对100名选民实施了问卷调查,仅16人支持把增税时间放在2017年4月,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原本就不该上调消费税”。而国际社会也在此时“落井下石”,美国评级机构穆迪于12月1日宣布,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理由是日本消费税增税计划推迟,政府财政赤字不确定性进一步升高。
综上可见,日本这次被“雨打风吹”的众议院选举新意不多,热炒的只有参加竞选者。(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