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4日电 美国名校的族裔录取率向来是敏感问题。17日哈佛因此挨控告,再次引起各界关注。美国《世界日报》社论称,这项诉讼只针对哈佛及教堂山北卡大学,但华裔家长更关心的是,其他名校是否也限制亚裔入学,包括著名的长春藤联盟各大学?分析指,大学是美国文化的堡垒,尤其是名校,更是美国文化界象征和焦点,哈佛等长春藤盟校 ,为什么就没有豁然胸襟和宏大气度呢?
文章摘编如下:
提出诉讼的法律团体说,哈佛以族裔作为录取准则,限制亚裔入学人数,对亚裔不公平,因此要求哈佛停止使用平权法录取措施。哈佛就诉讼回应说,在1978年的“加大 v. Bakke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已裁定,平权法适用于大学录取政策,而哈佛的录取政策符合这项裁决,所以招生政策有充分法理依据。换言之,哈佛承认,确有使用“族裔”作为录取准则。现在问题只是,这样的录取政策,是否对亚裔造成不公平?
诉讼书说,哈佛提高对亚裔学生的入学要求,逼使高成绩的亚裔学生互相竞争;哈佛推行“族裔平衡”手法,长期限制亚裔入学人数,却忽略过去20年,全美亚裔申请入学人数大增,以及亚裔申请人成绩大幅提高的事实。
包括哈佛在内的长春藤联盟,近年不断被指责,暗中设立“亚裔配额”,以控制亚裔学生人数,避免亚裔充斥校园。2013年初,本身是哈佛毕业生的加州商人恩兹,发表长达95页的分析报告,力陈哈佛等八所长春藤大学腐化,设有亚裔配额,文章一出,引起热列讨论。
恩兹所列的证据,主要有四点:
第一,哈佛1993年改变对亚裔录取政策。这一年,联邦司法部停止对哈佛歧视亚裔的调查,自此哈佛的亚裔录取率持续下降,从1993年的20.6%,降至2011年的16.5%。
第二,下降幅度看来不算大,但须注意,同期全美亚裔学生的入学人数大增,如将这个因素计算在内,哈佛从1993至2011的亚裔录取率,实际下降逾50%。恩兹又拿哈佛于20世纪初控制犹太裔学生人数的事作比较,当时犹太学生占很大比例,所以哈佛1925年起限制犹太裔学生,使之从原来的27.6%降至15%。
第三,其他长春藤大学,也有相同的限制亚裔生人数情况。2007年至2011年,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康乃尔、布朗和宾大的亚裔平均录取率很一致,约是白人的四分之一,显示可能有亚裔配额;普林斯顿和达特茅斯的亚裔录取率则稍高,达到白人的二分之一。
第四,与其他没有限制亚裔的名校相比,长春藤学生族裔比例显示有亚裔配额。没有限制亚裔的加州理工,2007年至2011年,亚裔录取率占压倒性多数,白人只及亚裔的三分一;没有限制亚裔的柏克莱加大和洛杉矶加大,亚裔录取率都超过白人。
恩兹的论据看来很有说服力。如果长春藤各盟校暗中设亚裔配额,在提倡机会平等的美国社会,就是对亚裔不公平。哈佛等大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避免校园文化出现大变,因此控制亚裔学生人数,避免亚裔成校园多数。其动机再有坚强理由,对亚裔就是不公平。
说到底,哈佛等长春藤大学是私立学校,可有自己的录取政策。但在公校,情况就不一样,更讲求公平和公开。以柏克莱加大和洛杉矶加大来说,近年亚裔录取率都超过40%,但两校却不因此而设亚裔配额。
大学是美国文化的堡垒,尤其是名校,更是美国文化界象征和焦点。2007年,纽约时报派记者到柏克莱加大,深入调查“亚裔入侵”实况,结果发现,“到处都是亚裔面孔,到处都可听到中文”。
纽约时报记者当时写了一篇“山坡上的小亚洲”报道长文。“小亚洲”指的自然是亚裔学生构成的中国城,“山坡”表面上指位于山坡上的柏克莱校园,但也暗指美国文化。17世纪,早期的清教徒来到新大陆,抵达波士顿海岸时,就指着沿岸小山说,誓言要建立一个“山上之城”。这“山上之城”建立的清教徒文化,正是日后美国文化的来源。美国文化界现在眼见,作为美国文化堡垒的大学校园被亚裔“入侵”,所以感叹不已。
记者当时就问柏克莱加大校长,会不会限制亚裔学生人数?那位校长断然地说,就算亚裔学生增至全校的70%,柏克莱也不会作出限制。哈佛等长春藤盟校 ,为什么就没有像柏克莱这种截然不同的豁然胸襟和宏大气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