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备受关注的中日关系昨天释放出积极信号,备受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国务委员杨洁篪昨天(7号)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那么,四点共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又会有哪些影响?
四点原则共识的第一条就明确,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分析:
高洪:第一个就是重申了中日之间最重要的四个法律文书,也说明了每一次发生问题的根源所在,每一次两国关系发生问题,都源于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在领土主权争端上的错误做法。
四点原则共识的第二条规定,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高洪分析,
高洪:历史认识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或者说最具有标志性的问题是日本的政治家、政要不顾国内外的反对,参拜靖国神社,既然达成了原则共识,也就意味着一个时期以来,日本政要不断向中方传递的不再去参拜靖国神社的意向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希望日本政治家能够恪守承诺,我们当然要听其言、观其行。
四点原则共识的第三条明确: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高洪说,这一条明确提出了领土主权问题:
高洪:另一个方面就是领土主权问题,我们知道东海的紧张局势,是由于日方的一些错误行为,造成了不良刺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责任都在日方,中方也实施了反制。原则共识里第一次见诸文字的、明确的方式,把它写成了一个双方都承诺的文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四个原则共识公布出来,全世界都知道的,而且是双方共同达成的,需要双方共同遵守的,这个就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
四点原则共识最后提出,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高洪:它只是一个准则,真正的目的还在于促进两国关系恢复发展,所以原则共识这个意义上的作用是给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今后重启对话、重新建立各种交流机制,创造了非常好的、良性的条件。
会谈中,杨洁篪强调,双方应切实按照上述共识精神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把握两国关系正确发展方向,及时妥善处理敏感问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中日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关系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谷内表示,四点原则共识非常重要,日方愿意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分析,四点原则共识的发布对于安倍内阁来说,得以回应国内的呼声:
曲星:对于安倍内阁来说,四点共识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回应日本国内、社会一种强烈的呼声:就是加紧改善同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其次是韩国的紧张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分析,四点原则共识的达成,对于中日关系改善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杨伯江:是中日着眼于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着眼于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朝着改善关系迈出的重要可贵的一步,应该说是迈出的第一步,上的第一个台阶,之后还要看形势的发展。当然这个原则共识和前面的四个文件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东西,它是为了取得进一步的改善而做的一铺垫,或者说创造的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
四点原则共识公布之后,对中日关系未来发展会有哪些影响?杨伯江说:
杨伯江:中日关系闹到今天,紧张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应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日关系总体来讲,进入了一个既合作又竞争又斗争的新常态,所以在目前突出重大问题上的双方的博弈会长期持续下去,包括在历史问题上,所以要看到斗争的长期性,也要看到中日关系改善前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肯定是曲折的。
就在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中日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之后不到3个小时,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日本代表团也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记者会。中央台记者在现场看到,记者会召开前一个小时,在预定的新闻发布厅内中外记者的上座率已经爆棚,主办方只好换了一个更加宽敞的会议大厅。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日本代表团副报道官冈庭健以中日经济合作方面的共识和互利合作作为热身,然后介绍日本参加APEC会议的相关内容并重申与中方达成的共识,表示日本希望做出努力增进互信。
冈庭健:日方与中方在“围绕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的情况达成并宣布共识。两国政府确认了将遵守两国间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希望能就逐步重启两国政治、外交等对话努力构筑互信关系达成共识。
(原标题:中日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明确提出领土主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