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的软肋不少

来源:文汇报
2014-11-03 07:54:49

  印度一向以信息服务业见长,制造业一直是其软肋,导致印度就业率偏低,经济发展难以惠及民众。莫迪总理上台后很快提出了“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概念。试图像中国当年所做的那样,通过改革开放来招商引资,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来发展制造业。但要发展制造业,印度需要对其软硬件条件进行大幅改善和改革。

  几乎所有到过印度的人,都能感受到印度基础设施状况的落后。电力和交通是发展制造业的必备前提,但也是印度的“致命伤”。电力短缺长期困扰印度。据印度电力管理部门统计,印度是全球人均电力消费最低的国家之一。即使按照低标准,印度每年电力缺口还在10%以上。2012年夏季那场波及6亿印度人、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的大停电事故,曾让大半个印度几乎陷于瘫痪。也正因为如此,蜡烛是许多印度家庭的必备物之一,而有钱人则一般都自备发电机。

  落后的交通也制约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印度的交通设施大致相当于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德里至泰姬陵所在的中央邦阿格拉市,路程为218公里,有印度最好的高速公路,但开车也需要四小时左右。下了高速之后的连接道路更是一塌糊涂。铁路状况也非常不如人意。印度有理论时速为160公里的“高速铁路”,但只有很短一段。大部分火车的平均速度都在每小时三四十公里左右。

  莫迪总理长期任首席部长的古吉拉特邦,在电力和交通方面都比较领先,在2012年的全印大停电中“躲过一劫”,被誉为印度的奇迹。但他能否带领整个印度走出困境,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还取决于其他层面的改革与发展。在软件的方面,制约印度发展的是其社会阶层意识、文化传统和低效的治理体系。

  印度社会根据宗教、民族、种姓和语言被分成不同的群体,各自有自己的职业传统与习惯。现在这一界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但不同等级的人从事不同的工作,仍然是一个社会习惯。在工厂之中,高种姓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愿向下等的普通工人传授技艺,下等的工人也不敢轻易向上等技术人员请教,导致印度制造业工人学习与进步速度非常慢。

  文化传统也是一大制约因素。多数印度人非常容易满足,物质要求不高,缺少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命苦绝不怪政府”,这减轻了政府管理成本,但也削弱了印度发展动力。同时,印度教保守势力非常强大,反对外来资本从印度“吸血”。虽然莫迪提倡吸引外资,但“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则提出自己的“印度人制造”(Made by India)概念,大唱对台戏。

  低下的治理效率也是制约印度制造业的一大要素。印度的公务员体系和司法体系都是英国人留下来的,理论上可以相互监督,但最终却成为一个个独立王国。政府各部门也相对独立。大家都有权,越过谁的头都不行,但又谁都没有最终决定权。这导致在印度“一切都有可能,但什么事都不容易”。建立一个钢厂大约需要七年,而在中国是一年半。没有多少企业可以有如此大的时间和金融成本。

  正因为此,虽然很多外企看好印度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容量,但又不敢把宝都押到印度身上,多是一脚里一脚外,随时观察动向,决定进出。能否超越上述软硬件约束,进行一场社会和文化革命,打消外企的疑虑,是莫迪总理能否最终实现“印度制造”战略的关键。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张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