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孔与中国制造

来源:羊城晚报
2014-10-15 15:53:42

  根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企发局)2014年初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超过了马来西亚,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152亿新元(约合914.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

  去年,广东也成为新加坡在中国的首要省级贸易伙伴。新加坡也成为广东最大的海外投资国。近年来,新加坡与广东又建立了“新加坡—广东合作理事会”,启动了“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

  地缘与血缘关系的亲近让中国尤其是广东,一直与东南亚各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人文等往来。战争年代,有海外华侨千里支援革命;而今,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东盟经济圈的建立,让这种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不止在新加坡,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各国,我们随处可看到中国的企业以及两地合作的企业,既能看到中国面孔,也能看到中国制造。

  华人带来了“才”和“财”

  新马一带,从历史上来说,是闽粤两省移民的主要集中地。“他们带来了宽广开放的海洋文明,也为这里的发展带来了‘才’和‘财’。”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

  2014年6月27日,59岁的张松声当选为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他也是一位华人后裔。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张松声的父亲张允中从中国东南沿海坐船“下南洋”。1967年,张允中创办太平船务公司,以中国业务为主要方向。不论局势如何变化,太平船务在中国的业务从未间断。

  张松声16岁就随父亲的船到过中国,他如今身兼太平船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胜狮货柜企业有限公司总裁。其中,“胜狮货柜”曾在广东顺德投资了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和勒流港货柜码头有限公司两个项目。2004年,“顺安达”创利税1亿多元人民币。

  “可以说,我们公司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张松声告诉记者。

  1956年,张允中参加了一个200人的新马工商考察团,新中国的发展变化让他感到震撼。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年幼的张松声也对中国兴趣浓厚。

  “1970年,我还没满16岁,父亲就问我,你要不要去中国看看?”张松声回忆道,“于是,我就上船做实习生,一路从新加坡开到香港再到广州黄埔港”。

  1970到1977年,张松声一共跟船去了三次中国,从此对中国有了初步认识。“我心里想着,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一次中国,”张松声说,“而这些年看到中国的变化,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今,太平船务已成东南亚最大的私营船务公司,它在全球运营50多条航线,200多艘货轮穿梭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港口。2012年,太平船务营业额达到45.5亿美元。在全世界有港口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印有KOTA字头的集装箱货轮,这是太平船务的标志。

  这样的成绩也是两代人的积累成果。从父辈开始,太平船务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张松声虽生长在新加坡,却很了解中国。他知道,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地。

  10年前,太平的船就开始挂靠广州南沙港。随着广州港口的发展,尤其南沙港的发展,双方业务逐年剧增。

  “目前南沙已经是我们在新加坡以北最大的周转港,等于说,南沙港是我们太平在整个东北亚的母港。”张松声告诉记者。

  在张松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合影。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张松声也关注并予以期待。

  他觉得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而这个思路也非常合乎目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于整个东南亚来说,大家都非常关心以后怎样跟中国经济发展接轨。”张松声说。

  当选为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后,张松声也有自己的规划。他希望有更多新加坡的公司可以到中国去发展,去交朋友,去考察,也希望中国的企业可以通过新加坡这个平台,到东盟,到世界上去发展。“也希望广东的公司,不管民企还是国企,都到新加坡看一看。”

  广东可到东南亚“腾笼换鸟”

  在新加坡,也有很多中国企业在这里设立分部。比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其旗下的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早在1993年,就在新加坡成功借壳上市。

  今年7月,记者在新加坡造访中远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总裁吴子恒,他感叹新加坡健全的法制、亲商爱商的环境,也希望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往来合作能进一步加强。

  吴子恒所在的公司,业务领域几乎涵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在这里他看到了东南亚市场的广阔空间。“这里有很多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土地的价格也比较低;一些原材料的价格也相对比较低,”他说,“广东历来敢先行先试,除了引进国外的企业到中国,如何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东南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吴子恒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工作12年,对广东感情颇深。他告诉记者:“广东几年前在做的‘腾笼换鸟’,我觉得完全可以腾一腾,往这几个区域进行转移。”

  “在广东,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更要重视南亚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广东请进来的企业很多,在此形势下,更应该设想如何走出去。”他说。

  怎么走?他告诉记者12个字:“因时而为、应时而动、顺时而变。”

  “主要还是靠自己,要主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