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俄能源合作大局奠定 中国需巧妙外交

来源:中新网
2014-10-15 08:34:00

  中新网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月访欧备受外界关注。港媒分析称,中俄能源合作大局已经奠定,现在的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合作,另外还要开拓新的空间。分析并指出,迄今为止,中国的外交成绩斐然,当中尤以高端外交举世瞩目,“巧外交”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且一样有效。未来,中国或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新式“巧外交”。

  香港《大公报》14日文章指,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是李克强总理此行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历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基本都有多项中俄合作文件的签署,本次也不例外,包括俄中“东线”天然气供应相关文件、避免双重征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能、高速铁路等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中方并重申了参与“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的意愿。

  有关供应天然气等相关文件的签署成为本次中俄总理会晤最大看点。文章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俄罗斯研究中心教授陆南泉观点指出,天然气供应等相关文件的签署对中俄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输气“东线”谈拢 再商“西线”

  在陆南泉看来,俄中“东线”天然气供应相关文件的签署,标志东线管道的问题已得到解决,中俄能源合作的大局已经奠定。同时,他指出东线问题解决后,“西线”问题的着手处理也会随之开始启动,能源合作将呈现继续扩大和深化的趋势。

  陆南泉表示,做好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可以推动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提高两国间的经贸水平。同时,陆南泉也强调,两国应进一步拓展能源合作的范围,重视科技领域上的交流,开发新的合作优势。

  香港《商报》13日报道,对于李克强此访,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 穆尔古罗夫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国政府首脑会晤期间将签署一揽子“扎实”的合作文件,涉及众多双边合作领域。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表示,地区合作已成为中俄合作的新亮点,俄方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之间的合作模式寄予厚望。他相信,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对俄罗斯的首访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香港《星岛日报》14日报道称,李克强到访备受关注。此外,吉林省与俄最大港口运营商苏玛集团签订协议,将共同投资30亿美元,在俄远东地区建造东北亚最大港口扎鲁比诺港。

  巩固既有合作 开拓崭新空间

  香港《文汇报》14日援引专家指出,中俄双方签署的能源方面系列协议,推动两国经济发展。但要更好发展两国关系,需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吴宏伟表示,对中国而言,随着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装备制造业产品对俄出口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改变了中国对俄出口以轻工业为主的格局。这一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利好。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表示,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基础是非常良好的,在天然气、能源、铁路等方面的合作都已取得非常大的进展,现在的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合作,另外还要开拓新的空间。

  中国未来需要新式“巧外交”

  《文汇报》另一篇文章指出,亚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亚洲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尤其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健全的市场体系和雄厚的科技力量,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逆转。亚欧只要携手合作,完全有能力担负起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任。

  香港《明报》14日刊发《中国需要“巧外交”》一文表示,迄今为止,中国的外交成绩斐然,当中尤以高端外交举世瞩目,新一代领导由习近平身体力行,李克强及其他领导人紧随,无论对美对欧,抑或走在各国前面的非洲外交,今年都斩获连连,其中对欧外交的成就全球列强无一堪与比肩。

  该文指出,“巧外交”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且一样有效,在处理双边关系中中国应继承第一代领导人的“巧外交”,拿出乒乓外交那样原创的属于自己且能留墨丹青的“新式巧外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