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10月14日文章,原题:向中国式教育取经 中英两国计划将中国数学教师派遣至英国,并将英国教师派遣至上海了解中国人的数字头脑为何灵光。
这一计划的逻辑很简单:上海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举办的全球15岁学生数学能力测试中拔得头筹。如今英国希望向上海取经,让该国缺乏数学细胞的国人向上海借一点光,最终让他们像中国人那样有钱。
今年早些时候,时任英国教育部长伊丽莎白 特拉斯(Elizabeth Truss)访问上海,热情谈论赋予英国数学教学系统更多中国特色的好处。但与她的热情赞扬形成较大反差的是,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汇丰(HSBC)近期的一份报告称,高达85%的中国家长考虑将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如果中国学校真的那么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高比例的家长考虑这样做呢?中国内地的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轻松留在国内、在经合组织举办的测试赢得荣誉,为什么他们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将孩子送到国外完成最后几年的中学教育?
当然,每个教育体系都能从其他教育体系那里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如何避免走弯路。中国的学生、老师、乃至“虎爸虎妈”,也有许多值得钦佩的地方。
关于上海在经合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拔得头筹的确切原因,有不少学术性的辩论。有人主张这是基因所致;还有人说,上海是中国最富裕、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将上海的测试结果与既包括富裕学区又包括贫困学区的整个国家的结果相比,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说是家长的原因:中国母亲即便不都是“虎妈”,通常也会花很多时间从孩子婴儿时期就教他们基本的算术,而其他国家的母亲满足于用《小小贝多芬》哄孩子入眠;还有一个很好笑的观点:中文更适合学数学,最理所当然的理由就是中文里“十一”和“十二”摆明了就是十加一和十加二,不像英语那样还要学两个新单词“eleven”(十一)和“twelve”(十二)。
说到底,相互借鉴没错。但要打赢英国人缺乏数学细胞这一仗,仅凭从中国数学教育体制引进“数学教学武器”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