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展潜力常被高看了

作者:孙西辉 来源:环球时报
2014-10-13 09:22:02

  原标题:印度发展潜力常被高看了

  对于印度,外国媒体大多看好其发展前景,甚至认为它将在中印“龟兔赛跑”中获得最终胜利;国内也有人认为印度崛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莫迪在访美期间誓言“印度崛起”,认为印度的优势是民主制度、“人口红利”和市场需求。不可否认,印度崛起具有许多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这些优势未必能成为实现“印度世纪”的“引擎”。

  民主制是按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第一,印度实行的西式民主只是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西式民主强调所谓的“自由民主”,但这实质上是“自由主义的民主”,而非真正的“自由”与“民主”。第二,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菲律宾“克隆”了美式民主,经济却在东盟中长期居后;泰国、乌克兰、埃及等国的民主制也无法保证国家稳定与发展。在印度,经济建设经常因民主“扯皮”而受阻。第三,印度的民主法治存在严重问题。印度不仅行政效率低下、腐败严重,而且法治水平极低,暴力犯罪案件频发。可见,确保印度崛起的政治环境是实现良治与法治,而非仅靠所谓的西式民主制度。

  将人口优势转变为有效劳动力需满足三个条件,即劳动技能、遵纪守法和用工需求。印度在这三方面都存在问题:首先,印度文盲率很高。许多年轻人因不识字而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无法满足高素质用工需求。其次,印度人自由散漫。由于宗教和民族传统,印度人普遍缺乏时间观念,不重视纪律约束,不利于现代化生产。再次,用工需求不均衡。在印度经济中,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和低端服务业占有很大比例,第二产业的用工需求严重不足,这对于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扩大制造业用工需求毫无裨益。

  市场需求指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在印度,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经济整体水平低。印度虽然有一批中产阶层或富裕阶层,但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这限制了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第二,贫富差距悬殊。印度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严重的贫困问题制约民众的消费能力,也影响政府采购。第三,印度的种姓制度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制约中下层民众的收入与消费。改变这种状况绝非易事,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综合治理。

  与印度相比,中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质。首先,中国坚持更广泛更真实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制度有集中精力办大事和决策高效的特点,更好地解决了教育和贫困问题。其次,中国科技创新的投入更高,拥有更多高技能劳动力和高科技人才。再次,中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较高经济水平意味着更旺盛的市场需求。当然,中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拥抱21世纪的关键在于确保不犯战略性错误的同时解决好国内问题。(孙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