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都提出了高铁建设计划,总里程预计超过1万公里。而这些国家高铁建设技术都相对缺乏,这块“大蛋糕”成为多个拥有高铁设计、建造和运营经验的国家积极争抢的对象,而中日正是这些竞争国家中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日本都在全球兜售“新干线”,中国作为高铁建设领域的“后起之秀”,也承接了大量的国际工程。那么,中日高铁在东南亚市场的竞逐中究竟谁占先机?
成本优势孰占先机
从全球范围看,由于欧洲的高铁技术建造成本较高,所以东南亚高铁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是中国和日本。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著名战略管理与营销管理专家薛旭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毋庸置疑,从价格和战略方面考虑,中国高铁的竞争优势更大。
薛旭说,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首先,中国高铁技术本身并不弱于日本,无论是从行驶里程和规模上看,还是在技术和可靠性方面。其二,中国高铁从理论上来说更便宜,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更低。而这一点对于接受中国高铁的东南亚国家来说,负担较小。
薛旭认为,在成本方面,高铁建设还包括劳动力和组织建设成本,同时还有后期的维护成本。日本与东盟国家远隔重洋,且日本一直以来人力成本昂贵,这都是建设高铁的东南亚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天国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中国的优势,最主要的在于建设费用低。东南亚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资金预算有限,不得不考虑建设高铁所需资金问题。
其次,中国有成功建设和运营高铁的经验。“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地理和气候环境复杂。中国在这种不同地理环境下成功建设和运营庞大高铁网络,向世界表明了中国高铁技术的成熟与安全。”李天国坦言,“中国在高铁领域属于后来居上,也就是说尽管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研发高铁技术的时间并不长,国际社会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认识度不够。”
而日本的情形则恰恰相反。“日本研究和运营高铁的历史较长,技术成熟,已经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但建设费用高昂。”李天国说。
“零成本”或为宣传策略
那么日本此番“零成本”言论是不是意味着日本高铁在价格上也具备了优势呢?
薛旭坦言:“日本急于为他们的本土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也是希望带动国内的相关企业恢复生产。但是从日本的财政现状和趋势看,一旦打响价格战,日本财政将承受更多压力。所以,日本所谓的零成本也应该更多是宣传战略。”
这从日本政府在7月25日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上发布的估算数据就可以看出。即使已经作了最乐观的估计,2020年度,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依然将面临11万亿日元的财政赤字。
为减缓5年后将面临的尴尬处境,日本政府还提出了2015年度使财政赤字减至2010年度的一半及2020年度摆脱赤字的目标,两次上调消费税成为其填补财政赤字最大的筹码。但即便如此,2020年日本仍将面临巨额赤字。
选择中国的战略意义
当然,除此之外,中国参与东盟高铁建设也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李天国指出,中国与很多东盟国家在这一地区有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途地区,东盟的物流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更加密切的经济贸易合作。”
薛旭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东盟很多国家与中国接壤,与中国在高铁方面的合作,无疑会为其在物流和运输效应上带来更大收获。
薛旭进一步举例解释道:“中国物流发展相对较成熟,而东南亚国家发展高铁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互联互通才能够促进多边贸易增长。以新加坡为例,如果高铁建成,将大大缓解航空运输的经济压力。”
“甚至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开放一部分中国的市场,这比日本口头上的零成本能带来更多利益。”薛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