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亚洲为何长不出“苹果”

来源:新华国际
2014-09-18 09:59:59

  英国金融时报网报道说,苹果公司上周推出其大屏iPhone之后不久,亚洲对手们便在推特上发言取笑,嘲讽苹果在捕捉行业趋势上慢半拍。

  “永远没有人会去买大屏手机,”韩国三星公司援引已故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 乔布斯2010年的话嘲笑道,“看看是谁出尔反尔,改变了主意?”

  在日本首都东京,与苹果公司竞争的智能手机厂家索尼也在推特上发出类似的不敬之辞。

  这些言论的轻松语气背后,隐藏着苹果的亚洲竞争对手们一个极其头疼的问题。尽管它们经常抢在这家美国科技集团前面进入新的产品领域,比如大屏手机、智能手表和支付技术,但它们一直无法引起像苹果产品发布那种程度的兴奋情绪,在创收和行销全球方面也未能取得苹果那样的成功。

  最新推出的大屏iPhone,把苹果公司带入了由三星公司开创的“平板手机”领域。三星公司本月发布了第4代Galaxy Note。

  “当初Galaxy Note宣布上市时,我根本不能理解它,”研究集团的本·伍德在评论2011年三星公司发布首款平板手机时表示,“它看起来很可笑。现在它成了一个正经的品类。”

  三星公司不愿披露Galaxy Note销量有多大,但表示,上一代Note在去年推出后,头2个月的发货量达到1000万部。

  话虽如此,分析师认为,尽管三星公司去年营销支出达140亿美元,但苹果公司在品牌操作上的领导地位将削弱这家韩国公司的先发优势。“消费者对于苹果公司品牌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情感投入,”伍德说,“三星公司还做不到这一点。”

  智能手表领域也呈现出类似情形。三星公司是销量的领先者,自从去年推出第一款Galaxy Gear之后,又发布了5款产品。伯恩斯坦分析师马克·纽曼表示,该公司“在技术上走在前面”。他认为,这家公司“面向未来10年可穿戴设备业务的增长处于有利地位”。三星公司的本土对手LG电子公司于7月份推出了G Watch,今年还将推出改进款。但是,这些产品的发布都比不上围绕Apple Watch的大肆炒作。“苹果公司比三星公司更懂手表业务,”麦格理分析师丹尼尔·金姆说。他认为,苹果公司从时尚业挖来一些高官,比如博柏利的安杰拉·阿伦茨。他说,“三星智能手表很难看,有用的应用也不多。”

  日本企业推出的创新产品非常多,但大多未能在全球打响。日本人把这一现象称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综合征”,指企业集团进入了新技术领域,但未能在国外开辟出相应市场,结果是让外国竞争借鉴创意,推出全球抢手的产品。

  1999年,京瓷推出了全球首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在日本引爆照相手机热潮,多年之后照相手机才在世界其他地区成为潮流。2004年,索尼公司亚推出了一款电子书阅读器,比亚马逊的Kindle早3年,但最终因为价格高、选择少而落败。索尼公司在2010年还推出过一款智能手表。

  分析师们表示,日本企业经常满足于抢先把最新科技推向市场,但不太擅长向消费者展示这些科技如何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杰富瑞分析师阿图尔·戈亚尔表示,“它们醉心于技术,而忽略了劝服消费者购买所需的因素:易用性。苹果公司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最新的例子是手机支付。10年前,NTT DoCoMo便推出了具有“手机钱包”功能的手机。手机钱包所依赖的索尼FeliCa卡技术,是近场通信技术的一种早期版本,通信技术如今也将应用到Apple Pay上。在日本,将近一半的手机用户使用FeliCa卡。

  不过,NTT DoCoMo和索尼公司一直没能把“手机钱包”的理念输出到国外。只是在香港,FeliCa芯片于1997年被用于创建八达通卡,从去年开始用于手机支付。

  FeliCa Networks一名高管今年表示,“我们进入得太早,而当时环境并不成熟。”

  批评者表示,日本企业太过关注于在本国市场完善自己的技术,导致了一种仅适合日本的制式或标准。在美国和欧洲,索尼公司没办法说服运营商、运输经营企业和其他公司采用FeliCa,因为欧美市场使用的是不同类型的非接触式支付技术。

  咨询公司罗兰贝合伙人Yasutoshi Kikuchi补充道,索尼需要超越设备制造,转而专注于能够产生营收的领域。例如,苹果公司的成功,源于其有能力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提供iTunes store等附加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用户群体创收。

  同样地,索尼公司正努力把PlayStation游戏机打造为一个订购平台,以便汇聚广泛的产品与服务(从游戏、电影,到实况电视节目),面向各种设备(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和掌上游戏机)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