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开启“美最大IPO”路演 中国新经济潜力惊人

作者:记者 李秉新 张旺 来源:环球时报综合
2014-09-11 07:28:00

中企美国上市进入新阶段

从1992年10月,华晨汽车公司成为首家在美国发行股票的中国公司以来,中国公司赴美融资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大部分是在香港上市的国企H股,一些涉及基础建设和从事垄断业务的公司,如华能电力国际、中国移动等,受到美国投资者追捧,这波炒作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结束。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兴起的中国科技网络股在纳斯达克上市热潮,2000年,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相继在纳斯达克上市,轰动一时,但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至2002年,这些公司的股票均下跌至1美元左右,面临被摘牌的边缘。

第三阶段是在中国生存下来的具有现实赢利模式和较强竞争力的网络公司,它们以新的姿态打入美国股市并站稳脚跟。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2003年底携程公司在纳斯达克的上市。近两年唯品会、58同城等更多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并取得靓丽成绩,实际已为航母级电商阿里巴巴的登陆作了铺垫。

梅新育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年,三大门户网站上市时都是亏损的,甚至连一个盈利模式都没建立起来,只是借助当年中国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吹了一个很大的“中国概念”泡沫。而现在阿里巴巴上市受到关注的原因,除融资规模非常大以外,还与其突出业绩有关。阿里巴巴在中国网购市场所占的比重高达75%,即便在欧美市场,一些非常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当地市场所占比例最高也不过15%。另外,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阿里巴巴的上市必然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媒体说,脸谱的收入跟阿里巴巴差不多,但利润率就差远了。阿里巴巴过去几个季度平均的利润率都在50%以上,个别季度甚至能达到80%。这样的高利润率是所有美国公司所羡慕的。

但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9日对《环球时报》说:“我必须警告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中国企业,美国股指很可能在今年年底下降。当前美国股指的迅猛上涨与经济发展不匹配,主要还是依赖美联储印钱,而阿里巴巴会不会赶上股市崩盘还真不好说”。

据报道,阿里巴巴将向为公司上市提供咨询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支付1580万美元的法务费,是脸谱两年前IPO法务费的6倍。分析师指出,阿里巴巴的公司架构复杂,且经常修改招股说明书,是法务费增加的原因。

周世俭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展示的是中国在世界上的金融力量。中国现在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大国,但绝不是金融大国。就金融水平而言,如果说美国是个大学生,中国则从前几年的幼儿园小朋友成长为一名小学生。美国金融已经发展200多年,而中国银行在改革开放前不过就是个储蓄所。所以他认为,阿里巴巴上市主要是向美国学习和运用金融的手段,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据《华尔街日报》9日报道,大连万达集团正计划将旗下地产子公司最早于今年年底在香港挂牌上市,筹资规模在50亿至60亿美元之间,有望成为近3年以来香港证券市场的最大IPO。借助此次万达在港上市,王健林将有望与马云一较高下,重夺中国首富宝座。(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李秉新 本报记者 张旺 杜天琦)

(编辑:刘梦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