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两年来中日间因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导致双边关系严重恶化、国民好感度降至冰点,但这并没有对中国游客(仅中国大陆)的赴日旅游热情造成太大影响。日本政府观光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7月,中国赴日游客累计达到129.0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0.8%。月访日人数也已实现11个月连续同比增长。日本旅游界欣喜地认为,中国市场已实现复苏。
再来看另外一个邻居韩国。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今年5月底访问韩国时曾称,“中韩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大陆游客赴韩旅游购物的狂热程度可想而知。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统计,今年1月至7月,访韩中国游客人数累计达到336.16万人,同比增加了45.8%。韩国旅游界高兴地认为,中国游客已经成为韩国内需市场的核心顾客群体。
赴日韩旅游的火热程度,也反映了中国公民整体出境游的热度。中国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公民出境游规模创下历史新纪录,达到9819万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中国政府在鼓励中国游客出境游为世界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也开始推进国内旅游市场改革发展。
关系恶化,难阻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热情
近年来中日两国关系跌宕起伏。日本以及中日两国间发生的对旅游业具有影响力的大事件包括: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核泄漏危机;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购岛”事件;2013年12月日本首相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以及日本政府高官频繁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行。
两国关系虽因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严重恶化,两国国民好感度降至冰点,但这并没有对中国游客的赴日旅游热情造成长期影响。核泄漏的现实问题也只对中国游客的赴日游影响了很短一段时间。
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访日游客数量稳步增长。其中2003年访日游客数量为44.87万人,2008年突破百万达到100.04万人,2010年达到141.28万人。2011年3月至9月,受东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危机影响,访日人数比前一年大幅下降了50%左右,但10月起就开始与前一年同期基本持平,11月起至2012年9月前,访日人数大幅增长。2011年中国游客访日总人数为104.32万人,2012年为142.51万人,2013年为131.44万人。数据显示,2013年访日人数较2012年减少7.8%,减少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从2013年9月起,访日游客数量连续11个月同比增长;进入2014年以来,1月至7月间,每月访日人数同比增长率均超过70%,累计人数达到129.0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0.8%。7月单月访日人数超过韩国,跃居客源国第一位。如此旺盛的访日需求令日本旅游界大喜过望,认为中国市场已实现复苏。
日本政府观光局5月25日公布了针对105家开办日本游业务的中国旅行社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其中60%的旅行社认为,2014年的访日游客人数预计将达到最高值,25%的旅行社认为将与往年最高值持平。赴日游火热的原因包括回头客增加、自由行增加、日元贬值等。其中中日间航班、包机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大型邮轮旅游的热销为日本送去了大批中国游客。
邮轮游以其船内娱乐的丰富性、船内方便移动性、参团价格低廉、行李不限重量便于购物等优势,成为中国游客海外旅游的一种常见形态。邮轮游的目的地也逐渐由日本、韩国等近邻国家扩展至距离较远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国家。
从旅行社经营的日本国内旅行目的地来看,除北海道和冲绳等黄金线路之外,游客赴九州、日本中部地区、北陆地区的意向也有所增加。从访日主题排位来看,樱花、温泉、购物稳居前三位,今年人们对红叶、滑雪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有望跻身前三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