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光报道当地时间8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爱尔兰、中国的4家企业在美销售的部分降噪耳机及其组件发起“337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美国Bose公司今年7月25日提出申诉,指控美国进口及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上述降噪耳机及其组件侵犯了该公司专利,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337调查”,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美国所谓“337调查”最早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后经历数次重大修订。根据该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权调查有关专利和注册商标侵权的申诉,也开展涉及盗用商业机密、商品包装侵权、仿制和虚假广告等内容的调查。“337调查”不仅监督国际贸易,也管控美国国内的州际贸易,因此执法对象不仅是外国企业,也涉及美国本土企业。
根据有关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启动“337调查”后,必须在45日内确定终裁的目标时间,并尽快完成调查,通常案件需要在一年内作出裁决。如果涉案企业被裁定违反第337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发布相关产品的排除令和禁止令,这意味着涉案产品将彻底丧失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337调查”17起,涉及中国产品6起,占立案总数的35.3%。6起案件中5起系机电产品,涉及声磁电子器件、无线设备、硒鼓、集成电路等,1起为医药化工产品甲磺草胺。涉案企业多为成长型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