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明天具有变革能力的企业家
摘要
这份报告研究了在未来十年内创业型清洁技术企业最可能出现在哪些国家,以及其中的原因。基于一系列广泛的考察指标和资料来源,这份报告和《2012全球清洁技术创新指数》一样,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在孕育那些能够在未来十年中成功将创新型清洁技术商业化的初创企业方面,哪些国家最具潜力?
报告调研了40个国家,评价了在创造力、商业化和清洁技术初创企业成长等方面的15个指标。
以色列在2014年的指标中位居榜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以色列在单位人口所拥有的初创企业这项指标上表现非常突出。以色列拥有孕育创新的文化、教育和勇气,同时地理因素也使得他们具有更多解决资源紧缺问题的动力。
芬兰则位列第二,这个国家在将其劳动力转移到可持续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芬兰也正在尝试一些新颖的创新路径,以进入其他急需清洁技术的国家更为广阔的市场。芬兰在调动员工可持续创新中做出的努力得到认可,位列第二。芬兰还在发展新型创新手段,以进入其他地区更大且急需清洁技术的市场。
美国位列第三,其清洁技术创业企业无疑在绝对数量上吸引到了最多的风险投资。但在过去的几年中,新成立的投资于中国的清洁技术基金比投向其他国家的更多,这意味着在未来流入的资本可能会多于美国。
所有在指数中位列前十的国家都在早期清洁技术发展方面表现较好,共同的挑战则是在提高商业化率方面。但是,丹麦是其中的特例,相对于它自身的经济规模,其所孕育的成熟的、公开上市的清洁技术企业数量很可观。
尽管中国、印度和巴西,目前在全球清洁技术创新指数中并不属于位列第一梯队的“孕育创业型”国家,但这些国家的排名在未来几年中有可能会上升。因为增长与发展、污染问题,或者资源紧缺都会是这些国家推动创新型清洁技术商业化的驱动力。甚至在指数中被归类为“落后者”的国家(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也开始制定支持可持续创新的政策框架,以应对长期传统能源资源有限的风险。
整体来说,从研究中能够看到,达到以下条件的国家将位居前列:1)能够适应对可再生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包括国内和国外需求);2)将初创企业与多样化的渠道相连接,从而提高其创业成功率;3)增强国际合作,从而促进清洁技术的广泛使用。整体指数显示,向支持清洁技术创新投入大量资源的国家得到了回报,形成更多新兴且商业化的清洁技术企业。由于这种方法得到证实,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积极促进清洁技术创新。
全球清洁技术历程:演变
最初作为风险投资有利可图的项目,清洁技术取得发展,现在渗透到经济的所有领域,像ICT、医疗保健、食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一样影响着产业。清洁技术与“资源创新”、“产业效率”、“可持续技术”等互换使用,但都在本质上有相同的涵义---事半功倍(例如,更少的材料、更少的能源支出、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而据此盈利 。有一段时间,清洁技术似乎只与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相联系,但是现在其涵义有所扩大,逐渐与应对更加突出的世界挑战联系起来,比如清洁水可用性、可持续食品来源、土壤和空气污染、低碳交通等。
清洁技术风险资本仍主要是由能源相关技术(2013年51%)组成,尽管相比2010年的77%下降了很多,更多的能源要素是有关效率的,而不是可再生发电。这可以通过其他清洁技术领域获得的好处来部分解释(图1所示),还有可再生能源泡沫经济后的前景(尤其是太阳能),除了美国和欧洲一些备受瞩目的破产事件,自从2008年刺激消费的炒作和顶峰之后很多风险投资者已经退出。
针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领域风险阶段投资的减少,其他比较明确的解释只有这些领域已经“长大了”。生产成本已经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很多国家未受资助的电网平价拥有真正的前景(已经有19个国家实现电网平价)。
由于这个原因,更好地衡量可再生能源增长需要有效的数据统计。例如,可再生能源占2012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半数以上 ,并且在2021年前,全球累计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700GW,是现有装机容量的7倍 。就像电子产业,太阳能和风能企业推动价格大幅下降,并使得传统燃料在未来变成吸引力更小的选择。由于这个原因,2020年前,每年对可再生能源全球项目的投融资预计将达到4000亿到5000亿美元 。
鉴于化石燃料长期可能成为高估资产,一些主权财富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出于道德(二氧化碳水平提高造成的危险)和财政原因,已经开始出售相关股票 。在全球能源组合中,只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的长期风险媒介不再被忽视,由于全球超过119个国家制定了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目标 。
进一步地,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减少化石燃料补贴方面的公共支出促进“公平竞争”。可再生能源高级方案也在近年来赢得了信誉(2050年前可再生能源占比50%-95%的预测司空见惯),丹麦是早期的先锋,设定了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目标 。
就在十年前,清洁技术还主要与小公司相联系。而现在到2015年,来自清洁技术总投资组合的产品销售将与油气设备市场竞争,到那时预测市场规模会在3300亿到3900亿美元之间 。我们已经看到品牌良好的新兴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能源世界中试图锁定统治地位的迹象,先驱者包括特斯拉(美国奢侈电动汽车制造商)、汉能(中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开发商)和苏士伦(印度风力发电涡轮机制造商)。
尽管新兴企业在起伏中享有公平分配,但随着清洁能源和水资源指数的逐渐出现(例如清洁技术产业投资集团的清洁技术指数、标准普尔全球清洁能源指数、中国清洁技术指数、WilderHill全球新能源创新指数、Powershares全球水资源指数),公共市场也已经向清洁技术基金开放。
大型跨国公司也正在关注,留意未来中小企业可能带来的威胁,并调研潜在的技术协同效应,或者他们可以利用的一些创新性清洁技术中小企业的许可、外包和供应关系。渴望拥有自己的产品供应,可对创新型企业进行并购。就这一点而言,最近的重要消息(从2013年到2014年)包括三星收购NovaLED(有机LED和有机太阳能电池开发商)、谷歌收购Nest(智能恒温器公司)和LG化学收购NanoH2O(海水净化反渗透膜开发商)。过去三年,亚洲企业国际并购增多是一个明显趋势,具体的例子包括韩华收购Qcells、万向集团收购菲斯克汽车公司和A123 systems公司、汉能疯狂收购薄膜太阳能公司Alta Devices、MiaSole和Solibro等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