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明斯克会面,商讨解决乌克兰危机之道,参加和谈的还有关税同盟成员国领导人及欧盟代表。本次和谈,因乌克兰危机持久不消、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因制裁而陷入僵局而备受各方关注。乌克兰危机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牵扯各方利益与战略考量,仅靠和谈难以在短期内保证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各方“台上握手,台下掰腕”,围绕着这一地区危机还将继续展开争夺。
“波普会”虽未达成实质性成果,然而谈判本身也已经释放出局势缓和的信号。那么,和谈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乌政府对和谈后的局势又有哪些期待呢?
首先,阐明“反恐”决心,尽快平定内乱。在和谈期间,波罗申科一再强调要维护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边界安全,要求俄罗斯放弃支持东部分裂武装。近期,乌政府军在东部取得一定战果,战事进入关键时期,政府军一方面压缩了东部亲俄武装的控制区域,另一方面逐渐形成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二市的合围,虽未能在8月24日乌克兰独立日前攻占上述两地,但离取得突破也为期不远。波罗申科上台以来,将东部“反恐”视为重中之重,只有取胜,才能保证其总统职位。此次和谈期间重申坚定立场,一方面希望俄减少对乌东部的支持,同时也期待西方能继续对乌战事“输血”。
其次,缓解外部压力,集中力量处理内部事务。乌克兰目前除东部战事多日持续外,还面临诸多内部问题。其中,政坛重新洗牌是近期重点。7月底,乌议会执政联盟解散,且未能组成新联盟。8月26日,波罗申科宣布议会正式解散,将于10月26日举行新一轮议会选举。乌议会自2月政权非正常交接后,多名议员退出或改变党籍,持亲俄立场的地区党与共产党被打压,已难以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议会重新选举,有利于波罗申科的“团结”党与波政治盟友、基辅市长克里琴科领导的“打击”党获得相当席位,提升波氏在议会和政府中的影响力,从而更为顺畅的实施其政策主张。波罗申科希望借助和谈降低与俄罗冲突斯可能,在俄欧乌三方框架内,缓解外部压力,集中力量处理内部事务,保证选举顺利进行
第三,缓和与俄罗斯矛盾,避免“崩溃”。俄乌关系已至历史“最低点”,本来在能源供应、经贸合作上多有不睦的两国更因乌克兰东部局势剑拔弩张。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后,乌方虽表示影响不大,但一些城市的热水、供电已出现短缺,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寒冬将至,乌国内对天然气的需求必然增加,届时将再次面临能源危机。此外,俄乌矛盾也影响到两国贸易,据乌方统计,2014年上半年乌克兰对俄罗斯出口减少25亿美元,而对欧盟国家出口仅增加13亿美元,其“融入欧洲之路”并未带来经济上的实惠。能源危机与经贸受损的双重压力,也是波罗申科期待能在和谈后缓和俄乌矛盾,避免国内经济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乌克兰危机积重难返,波罗申科任重道远,只有更多释放善意信号与借助各方力量,才能迎来最后的和平曙光。希望此次和谈只是开始,俄乌之间“少掰腕,多握手”,还该地区一个安定、和谐的未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 叶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