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闻》8月25日文章,原题:毫无信义的情报战争——美中在军事技术领域互相摸底 8月19日在南海发生了中国战斗机异常接近美军巡逻机事件,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认为,中方上演与美国对决的姿态,可能是为了提振国内士气。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视太平洋方针4年多来,中国千方百计地从潜艇、弹道导弹、隐形战斗机等方面展示其可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军队战斗力。美中围绕太平洋的霸权也扩展到了情报战领域。日本虽然不能置身事外,但对这种情报战的真容却知之甚少。
4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访问中国青岛,视察了通过改造前苏联航母而得来的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日美对在渤海湾活动的辽宁舰的训练情报进行了收集。根据录像分析,从辽宁舰起飞的军机并没有携带副油箱和充足的弹药。自卫队相关人士认为,重型军机无法离舰起飞。辽宁舰以最大航速航行时,舰载机会利用迎面风升力起飞。这种起飞方式被称为“滑跃式起飞”,但辽宁舰的输出功率不足,拿不出足够的速度。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认为,辽宁舰的军事威胁并不大。中国要打造以航母为核心的攻击部队,在构成上离不开预警机和潜艇,然而中国却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中国军队内部甚至也有人对自己的能力,以及需要巨额维护费的航母战略持怀疑态度。
尽管如此,日美的视线仍然没有离开过位于上海的造船厂。通过计算船坞的大小,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判断:“毫无疑问,中国正在建造新的航母。”中国计划2020年之前建成新航母,“明确表现出进出太平洋的意愿”。新航母并非采用滑跃式起飞,而是引入了与美国一样的蒸汽弹射起飞装置。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研究员克拉克说,蒸汽弹射装置一直是过去60年间几乎被美军所垄断的绝密技术。美军在10艘航母上装备了用压缩蒸汽给舰载机加速的蒸汽弹射装置。通过运用复杂的技术,就连可对地攻击的重型军机也能够实现每隔90秒起飞一架。
美军在维持反潜能力方面也丝毫没有懈怠。潜艇是航母的最大威胁。2004年11月,海上自卫队P-3C巡逻机发现了疑似中国军队的潜艇。自卫队相关人士说,美军当时也在数百公里远的海域掌握了中国潜艇的位置。7月15日左右,隶属于中国东海舰队的“东调”级“北极星”号情报侦察舰(满载排水量6000吨)出现在夏威夷瓦胡岛海域,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北极星”号对舰艇和地面基地间的无线电通信、雷达等电波进行了收集和分析。美军相关人士对此非常警惕,日本政府得出结论,这可能也是在尝试收集这些数据。
面对中国军力的快速追赶,美军正在加紧开发比蒸汽弹射装置更先进的“电磁弹射装置”。这种弹射装置利用电磁力来弹射舰载机,美国海军航空系统部队称,计划2017年左右建成的美军“杰拉尔德·福特”号新航母,将装备电磁弹射器,并且有望实现每隔60秒起飞一架。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研究员克拉克说:“这是60多年前就有的技术。中国也可以掌握,但却很难实现每隔90秒起飞。美国不可能告诉别国自己培育多年的这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