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弗格森镇附近的一座教堂,参加被白人警察枪杀的18岁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葬礼。
一枝玫瑰摆放在迈克尔·布朗的墓穴上。新华社发
当地时间8月25日,年仅18岁的美国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葬礼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弗格森镇附近一座教堂举行。包括著名黑人领袖杰西·杰克逊、马丁·路德·金的后人及白宫官员在内的约2500人参加了葬礼。当迈克尔·布朗的棺木被徐徐放入地下,他的父亲老迈克尔·布朗失声痛哭。
布朗之死瞬间挤破了美国社会淤积已久的脓包,不仅引发了各界对警察装备过度“军事化”的担忧,更暴露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痼疾和种族隔离的严酷现实。
白人警察的枪声暴露了种族歧视的痼疾和种族隔离的严酷现实
手无寸铁的布朗于8月9日在弗格森镇被白人警官威尔逊连开6枪致死后,引发了连续多天的抗议示威活动。军警的催泪瓦斯、橡皮子弹和装备着重型武器的装甲车的碾轧,让一度处于宵禁状态的弗格森镇俨然变成“战场”。在迈克尔·布朗家人要求下,25日葬礼场外没有发生大规模示威活动。在肃穆的气氛中,“改变”成为诸多发言者的共同诉求。
布朗之死瞬间挤破了一个美国社会淤积已久的脓包。一个白人警察的枪声暴露了种族歧视的痼疾和种族隔离的严酷现实。在种族歧视的背后,有着美国社会不平等的深刻根源。
布朗在弗格森镇坎福尔德街街头被威尔逊开枪打死后,他的尸体在街头陈放了4个小时。这一情景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后,引发了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美国军、警动用高度专业化军事装备应对街头抗议,加剧了许多美国民众的愤怒情绪,也让美国一向对别国挥舞的“人权”大棒显现了尴尬的虚伪。
布朗之死以及弗格森镇的抗议浪潮令美国警察应该如何执法,以及美国警察过度“军事化”的倾向成为美国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弗格森镇街头,本报记者在采访执行任务的密苏里州高速路巡警琼斯时,询问他对“警察过度‘军事化’执法”一说的看法时,琼斯拒绝回答这一问题。
布朗的葬礼上,在美国黑人当中备受尊重的夏普顿牧师在悼词中说,人们应该记住布朗,是他让美国直面美国警察是如何执法的。他说,寻求公平执法的运动应该具有远见卓识。
原美国司法部社区治安办公室资深政策分析师卡尔·比克尔直言,警方在处理这一骚乱的过程中反应过度,没有必要使用自动武器和装甲车来控制局势。日前,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3名委员联名致信司法委员会主席,说弗格森镇警方用“粗暴武力”对待示威者,当地执法部门“已经失控”。美国国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莱希对警方采取“军事式”应对行动感到吃惊。他说:“让警察配备用于战争的装备无助于弥合社会裂痕。”
可能参加2016年总统选举的共和党籍参议员保罗认为,地方警察局竞相获取军用装备,已经远远超出多数美国民众对执法机构性质的看法。华盛顿实际上是在用国库资金帮助地方政府组建小型军队。众议员约翰逊计划在国会9月复会后提出一项议案,对军方向警方移交武器装备的种类作出限制。他说,“我们的街道应该用于商业,供家庭居住和休闲,而不应出现坦克和M16突击步枪。”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莱文说,委员会将重新审视军方向警方移交过剩军用装备的计划,确定它们的用途是否符合初衷。
美国国会早在1990年就通过了《国防授权法》,批准国防部把多余的军事装备转交地方执法人员,其中包括通常用于军事行动的冲锋枪、反地雷装甲运兵车和武装直升机等。时至今日,这些军警力量和重型武器却被用于对付举行和平示威活动的平民。就连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也表示,当警方和示威民众都需要恢复冷静之时,“使用军用装备和车辆却传递出相反的信息,我深感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