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反垄断“开胃菜”开出 垄断行为或“紧急刹车”

来源:广州日报
2014-08-25 10:57:00

  日本十二家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处罚结果上周开出。发改委宣布:这十二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存在操纵产品零部件价格垄断市场行为,处以12.35亿元“罚款”。这被业内冠以汽车垄断调查至今“最大罚单”之名。

  除日立和不二越两家企业主动报告反垄断协议事宜并提供重要证据,认错“态度良好”,免于处罚外。其中日本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电装,这次被处以1.5056亿元的罚款。其他涉事企业均被处以2013年销售额4%到8%不等的罚金。

  态度良好,是一个很玄的词。从12家日企零配件公司事件看,“态度良好”约摸值1个亿。“最大罚单”经由如此“温情无限”的处罚而来,让众人不禁对接下来的汽车反垄断调查的处罚力度忧心。至本报截稿为止,“态度良好”的奥迪罚单迟迟未出,更让人浮想翩翩。

  当然,我们并不希望这就是发改委对垄断企业的最大处罚力度。反垄断法实施六年来,今年首次对汽车业开刀,相信对12家日系的12亿元罚单只是一道汽车反垄断调查的“开胃菜”。

  与“罚多少”相比,我们更关注“怎么罚”。如奥迪,是仅单独对湖北经销商以及奥迪在湖北的总体营业额来衡量处罚标准,还是将其上升到全国角度,直接对车企在全国都存在的垄断行为进行处罚。接着,罚单是否具有震慑力,是我们考虑的第二个重要问题。对奥迪的垄断调查发生在湖北,如果单以湖北的调查结果进行地域性处罚,是否能让其他品牌、其他地区的垄断行为“紧急煞车”?又或者只是让其他地区和车企感觉逃过了一劫,过一段时间又固态萌发,“侥幸”地垄断经营下去?第三,奥迪之后,同样存在垄断行为的捷豹路虎、克莱斯勒、奔驰等怎么罚?毕竟,奥迪在湖北的垄断行为,并非特例,在其他品牌身上同样存在。

  发改反垄断局二处处长徐新宇近期表示:“纵向垄断将是下一阶段反垄断的重点。”涉及纵向垄断的恰恰是上游车企,纵向垄断调查源头是上游车企对配件的严厉控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已经直接指出:4S店的模式导致配件不能自由流通,连产销区域也被严格控制,“这种垄断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鼓掌!有了这句话,咱们也许可以放下认为发改委过于温情、过于心软的顾虑。但是,此前12家日系零配件企业之所以能实施垄断协议超过十年,“欺负”的正是中国反垄断法的欠缺,以及中国反垄断执法的羸弱。现在,反垄断的调查仍在进行,但由发改委、工商总局和商务部三家牵头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力量显得颇为不足。反垄断调查的执法难度很大,如今普及面也不够广。

  所以,虽然罚单已经开了,问题还有很多。譬如:没有被查的企业还有很多违规行为,PDI检测费这类,宝马之外其他品牌也在收;除了日企零配件商,其他零配件商就没有问题了么?陆续收到的巨额罚款,发改委打算如何用?还有源头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什么时候能动手修改?

  着急的看客其实开始感觉反垄断调查进度开始有点慢而来,消费者正在极度期待反垄断调查带来的下一波激情罚单。

  (邓莉)

  车天下君曰:反垄断调查至此,各位看官从震惊、兴奋、探究到如今,关注力初显疲态。我们最担心的是反垄断调查又慢慢“不了了之”。

  记得3年前的反垄断调查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十几亿罚单”,就是这样不了了之,没了下文。这种历史,汽车界不需要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