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中新网8月22日电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21日发表文章指出,“安倍经济学”有三大支柱,包括财政刺激政策、货币宽松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安倍根据日本民间故事将之称为“三支箭”。但安倍经济学带来的希望似乎也逐渐消散,要重新获得公众支持,安倍需要证明自己的“第三支箭”(即结构性改革)将取得成效。
文章摘编如下:
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至今在位已经20个月。 分析认为,安倍和他领导的自民党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推动日本向前发展。这也是多年来首次有日本领导人在任期首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享有高民望。
但安倍最近的一些举措令一些日本民众颇为尴尬,尤其是承诺让日本自卫队出兵海外援助盟国的做法。他们未必完全支持这些政策,但也的确盼望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在中国经济和军力双双崛起的时期,能为经济滞涨数十年之久的日本赢回一些光彩。
安倍眼前挑战重重。他必须巩固民众对其政策的信心,尤其是对日本经济重组的信心。许多也分析认为,重组经济将是日本得以恢复财政活力的关键。安倍在自民党内外都没有强有力的对手,因此相信他不会遇到重大政治挫折。
自2006年以来的几乎每一年,日本首相都会因为政策得不到公众支持而辞职。首相辞职促使党首选举,产生新任首相,有时还会改组内阁。但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各大媒体的民调都显示安倍的支持率很高。安倍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支持率,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以经济为重,而这正是他在第一届任期内未能做到的。
所谓的“安倍经济学”有三大支柱,包括财政刺激政策、货币宽松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安倍根据日本民间故事将之称为“三支箭”。
前两支箭已经在一年内成功射出。他在2012年12月上任后的第一个月内,就推出了10.3万亿日元的刺激政策。去年,日本央行执行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承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向日本经济注资1.4万亿美元。
当时,日本央行的通胀目标是两年内维持在2%水平。稍后,日本通胀率即升至1.6%的六年高点。去年日元汇率下挫25%,日经指数同期飙升56.7%。这些政策取得初步成功,不但提升了安倍的支持率,还帮他在党内赢得信誉,得以推行其他政策,批评声也随之消失。
另外,安倍也展示了他在外交方面的雄心壮志。他已经成为出访最频繁的日本首相,上任以来访问了47个国家。华盛顿美国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日本研究部主任迈克尔·奥斯林说,这的确是一个重大转变,因为往届日本首相大多并不外向。
奥斯林说,安倍的目标是在政商两方面制造更多机遇。这不但意在恢复日本的地位,也旨在对中国的崛起及其行动做出回应。
安倍也将外交活动延伸到东南亚。此外,他还寻求恢复日本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关系。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日本问题高级研究员史密斯说,安倍竞逐首相时,是众候选人之中首位在政纲中强调日本有必要防范中国,而他的议程也一直以这个想法为本。史密斯说:“如今部分公众对中国的行为十分敏感,所以安倍就可以强调这一点,并表示无论如何日本人都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安倍正是借助了这种不安全感推动部分政策。去年12月,他创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完成了2006年的未竟之事。这个新机构的职责是统一筹划安保政策,在地区紧张形势升温的情况下,改善外务省和防卫厅的协调。同月,安倍内阁还通过了一项颇有争议的保密法,赋予国家机关保密信息的新权利,对泄密者的惩治也更加严厉。
尽管安倍一再保证该法案会巩固国家安全,但仍招来公众一片批评之声。批评者称,法案中的定义很模糊,会令政府变得更加不透明;对泄密者的严厉惩处会损害公众知情权。但尽管社会上出现非比寻常的大规模抗议,日本国会仍在短短四周之内就通过了该法案。
七个月后,安倍公布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自卫队将在60多年来首次获准踏出国土,协助盟国。安倍希望恢复日本军方的权威,让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此举被视为日本针对中国实力崛起的回应。
但这些强硬政策令安倍一度高企的支持率遭受沉重打击。保密法通过后,安倍的支持率就持续下滑;内阁采纳了安倍的宪法释法计划后,其支持率再次下跌。日本公众视宪法为日本战后的身份象征,对于修改宪法内容似乎尚未有心理准备。
此外,安倍在年初上调了日本的消费税税率,预计他将就12月是否再次上调(从8%升至10%)做出决策。如果决定继续上调,他的民望就难以反弹。
更甚的是,安倍经济学带来的希望似乎也逐渐消散。4月份消费税上调后,日本经济就开始萎缩。内阁府早前公布,日本第二季度GDP年率下滑6.8%,是2011年日本遭受大地震和海啸灾难之后的最大跌幅。
许多人都认为,要重新获得公众支持,安倍需要证明自己的“第三支箭”(即结构性改革)将取得成效。(Kristine K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