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寻“间谍之都”的别样风情)
图片说明:维也纳帝国饭店。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最大间谍中心。间谍活动专家调查显示,目前这里至少有7000所间谍机构,堪称“间谍之都”。但奥地利安全部门人士介绍,全球范围内被冠以“间谍之都”称号的不止维也纳一家。从二战至今,已经有数座战略位置微妙的城市成为间谍活动的集散地。
欧洲三大“谍都”
自1946年冷战开始后,北约组织与华约集团就不断在欧洲大地上演你死我活的间谍战。两个阵营的情报人员在号称“中欧心脏”的柏林、布达佩斯和维也纳各为其主,展开全方位较量。这3座城市也成为冷战时期的“欧洲间谍之都”。
在这3座城市中,维也纳以“窃听天堂”闻名。从1945年到1955年,这座城市被英、美、法、苏4国分区占领长达10年。比邻而居的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以及苏联“克格勃”纷纷在此设立分支,高峰时期活跃在这里的各国间谍多达2万人。
西方间谍的活动主要围绕着维也纳帝国饭店进行,那里是当时苏联占领军司令部所在地。英国军情六处组织“白银行动”,从维也纳郊区挖掘地道,找到苏军司令部的电缆进行窃听。后来,中央情报局也参与进来,美、英联手扩展“白银行动”,建立多条“窃听专线”,不仅了解了奥地利苏占区的状况,也知道了苏联其他方面的外交政策,比如朝鲜战争时证实铁托与斯大林分裂,美军可以放心从欧洲抽调兵力,投入朝鲜战场等。
驻维也纳的苏联间谍则利用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积极策反美、英情报人员,并且取得不小成绩。比如1984年成功策反中情局高级特工爱德华,利用其提供的情报,破获了美国在莫斯科的间谍网,号称中情局“最有价值资产”的苏联科学家托尔卡切夫(曾向美国提供了大量苏联飞机和导弹技术情报)因此落网。
如果说双方在维也纳的情报活动打了个平手的话,柏林秘密战的胜利则可归“克格勃”所有。
作为东西方冷战最前沿,双方情报组织当然不会放弃对柏林的争夺。不过很多情报史学者认为,西柏林是“克格勃”策反美军最成功的地方。
1949年,他们策反了代号为“乔治”的美军军官罗伯特·约翰逊。后者向“克格勃”提供了1600页机密文件,其中包括军用密码表、美国核武器生产情况、美军作战计划等高度绝密情报。
另一名被策反的重要人物是中情局驻西德情报站“首席间谍”科帕茨。此人不仅向苏联提供了美国在柏林间谍网的详细情况,还亲手把一名中情局间谍灌醉后,送到了东柏林“克格勃”总部。
冷战初期,匈牙利社会主义政权相对来说不是很稳固,大量美国间谍趁机涌入布达佩斯。这里于是成为美苏间谍战的另一个主战场,双方情报机构曾罕见地在这里大打出手。
1956年,中情局制定了代号“红袜子-红帽子”的秘密计划,企图动用秘密军事力量,怂恿并支持布达佩斯暴动。但“克格勃”及时截获了这份计划,决定予以反击。当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果然发生动乱。中情局秘密向暴乱分子运送武器,提供情报支援。但在“克格勃”引导的苏军坦克面前,动乱最终被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