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共体积极推动工业化进程

来源:人民日报
2014-08-20 07:59:11

  为期两天的第三十四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峰会18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落下帷幕。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称,工业化应当成为南共体实现区域一体化的中心议题。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德拉米尼—祖马和南共体15个成员国的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在峰会上,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接替马拉维总统穆塔里卡成为南共体新任轮值主席。穆加贝表示,南共体正在积极推进实现工业化目标,并有望在2015年5月前召开一次有关工业化的峰会。穆加贝呼吁,南共体所覆盖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增加产品附加值。谈到南共体目前有60%的项目均依靠外国投资时,穆加贝指出,这降低了南共体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南非作为区域内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应该发挥好带头作用,与南共体国家合作,而不是仅把非洲作为南非产品的出口目的地。

  非洲国家的自然资源为全球的工业化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支撑。然而,非洲却是当今世界工业化水平最低的地区。正因为自然资源丰富,非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将重点投资方向放在资源产业,导致不少国家的产业链单一,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尽管此次峰会再次强调推动区域内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性,但南非《商业日报》的文章称,峰会推动有关工业化进程,有决心却缺少政策执行细节。

  2011年,非洲各国领导人决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建立非洲自由贸易区,实现整个区域内的货物自由流通。自贸区建成后,将覆盖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南共体26个成员国,惠及非洲大陆6亿人口。

  根据规划,自贸区有望于2016年建成。南共体贸工金融与投资部主任格菲默迪姆透露,目前,包括关税壁垒、原产地规则、报关程序、简化报关材料、进口限额、贸易救济及其他贸易纠纷解决方案的第一阶段相关谈判已经完成,随后将进入第二阶段谈判进程,就第三产业、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和贸易发展等一体进行探讨。

  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凯瑟琳·玛克科拉对本报记者表示,南共体自2008年在绝大多数成员国中推行自贸区政策以来,降低了很多流通货物的关税。在共同支付系统的推进上,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成绩。但她指出,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成员国中产品标准不统一导致需要额外认证手续、基础设施缺乏使关口拥堵不堪、签证手续复杂导致人员流动不便利等。

  凯瑟琳指出,南共体绝非欧洲联盟,应该针对成员国的具体情况重新细化一体化进程的路线图,其制定不能仅仅只参考国际接受的标准。此外,目前很多区域性峰会都会发布很多意愿很好的宣言等,但在政策执行上却缺乏力度。

  (本报约翰内斯堡8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