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外交学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苏浩对《环球时报》记者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取向逐渐融入亚洲。澳大利亚同中国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按理说它应该同中国和和气气的,经济上才能更好。但恰恰相反,澳大利亚一直把自己视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并坚持自己的西方价值取向。对一些澳大利亚政客来说,越是在经济上依赖中国,他们越认为必须在价值取向上回归西方,在意识形态上就越要强调自己的西方属性。
伦敦大学学者布里克对《环球时报》表示,虽然帕尔默的言论遭到澳大利亚朝野政党的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澳大利亚最近的对外政策是有些咄咄逼人的,这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早前访问英国时,表示反对苏格兰选择独立,以及这位总理早前在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见面时,“赞赏日军在二战期间的作战英勇”等等,都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布里克认为,这样得罪人的表态,反映出澳大利亚在靠上美国后,似乎是想向世界表明自己是一个“有态度的大国”。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记者 鲍捷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环球时报记者 谭福榕 陈一 柳玉鹏】
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