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防护服里的世界——记工作在埃博拉一线的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

作者:林晓蔚 来源:新华网
2014-08-15 10:47:56

  新华网弗里敦8月14日电记者手记:防护服里的世界——记工作在埃博拉一线的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

  记者林晓蔚

  时隔3个多月,再次踏访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中心的金哈曼路医院,心情完全不同。

  3周以前,也就是7月底,这里曾经来过一个患者,呕吐、拉肚子,却不发烧,几天以后被确诊为埃博拉病例,死在前往凯内马埃博拉疫情防治中心的救护车上。

  金哈曼路医院经过封闭整体消毒后,继续开放,但由于恐惧,来这里看病的人少了很多。3个多月前我曾来过此地,走廊上挤满了病人,有些人只能站着,但现在,一眼望去,不超过20个。

  “不过我们并没有因此停止工作,每天都还坚持来上班,接治病人。”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王耀平说。

  中国援助塞拉利昂紧急医疗物资于8月11日抵达弗里敦后,医疗队的队员们又心安了一些。14日清早,我随着医疗队一起来金哈曼路医院“上班”。

  医院门口是几大桶含氯的消毒水,还有政府派来应对紧急情况的士兵,来看病的病人以及医疗队队员们都需要洗手后进入医院。进门后是护士“把守”的分诊台,对病人进行体温测量,问他们的症状,是否去过疫区。“如果有可疑情况,可以及早发现。”王耀平说。

  医疗队员们鱼贯进入他们十来平米的简陋休息室。上次来采访时,我和他们在这里一起吃了盒饭。从上午9时工作到下午3时,中午没有休息,自来水、洗洁精和肥皂是吃饭前的清洁步骤。遇上停水,只能用桶里存了好几天的水。

  王耀平开始给队员们分发“新装备”:一次性防护服、手套、口罩、眼罩。从中国万里迢迢运来的个人防护设备,是对抗金哈曼路医院恶劣条件的有力武器。为安全起见,我也分到了一套。

  第一步是戴上N95口罩,然后展开防护服,拉开从领口至裆部的拉链,防护服像是一件连体衣。把整个人套进去之后,再拉好拉链,这样只剩手和眼睛裸露在外。

  从密封袋里掏出一次性消毒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双手依次穿入,再把手腕部分翻转,紧紧裹住防护服的袖口。“必要的时候,用医用胶带把防护服袖子和手套的接触部分封上。”早已熟练穿好的王耀平指点我。

  在金哈曼路医院这种传染埃博拉几率相对较低的普通医院,眼罩本不是必需品,但如果眼睛粘膜沾上埃博拉患者的体液,也有被感染的风险。所以,一旦出现埃博拉高度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眼罩必不可少。没有人希望它成为“阿喀琉斯之踵”。

  全副武装之后,才可迈出休息室的大门,面对各色病人。有的病人甚至还举起手机,拍下防护服里的我们。他们也许不知道,这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几乎不透气,温度陡升,我只是走动拍照,不到十分钟,就是一身淋漓大汗。

  “现在是雨季,已经是弗里敦一年当中最凉快的时候了,防护服里还热成这样,这要是到了西非的旱季,上班也太痛苦了吧!”金哈曼路医院院长瑟塞叹了口气,摆了摆手。“可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期望到那个时候疫情能过去吧。”

  王耀平说,那个确诊埃博拉并最终死亡的病人当时来医院时说腹痛、呕吐、拉肚子,他们就产生了怀疑,把病人安排在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并迅速通知塞拉利昂卫生部相关机构来抽取血样。

  那个区域,如今放着一架孤零零的铁床,就在王耀平所在诊室的门口。“那天还停电了,我在门口坐了好久,那个病人离我也就两米远!”王耀平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内科医生王煜,就是那个接诊埃博拉病例的人。“当时疫情越来越严重,我们平时也都戴上了口罩和手套。”如今21天观察期已结束,王煜终于可以走出医疗队驻地那个小小的房间。“真的是松了一口气!”王耀平说。

  内向寡言的王煜回想起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刻,只是笑了笑:“也没有什么,好像并不觉得意外,毕竟形势如此。”他紧接着又陷入沉默。一会儿,王煜抬起头:“不管怎么样,很感谢医疗队的兄弟姐妹们,我还是要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