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郝薇薇)同一段历史,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色彩,然而,对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正义与和平是它永恒的底色。
这一天的东京,正午时分,广播里传来日本裕仁天皇严肃而拘谨的“玉音”。“终战诏书”令东京市民如梦初醒,抽泣声、嚎啕声、呼天唤地声冲破城市的溽热氤氲。
这一天的重庆,难得的晴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欢呼声响彻大街小巷;当夜的延安,火炬通明,一个卖果子的小贩,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
这一天的华盛顿,“‘发疯’了的记者们涌向杜鲁门总统的办公室,把再也没有用的作战地图摔向墙壁”。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出电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晚随着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
69年后,再度回望“8·15”,历史的记忆仍如此鲜亮。自那日起,亚洲各国从日本军国主义的奴役中获得解放,人类从数千万生灵涂炭的仇杀中得到解脱。自那日起,积贫积弱的亚洲走上了民族独立与繁荣发展之路,而“8·15”正是这所有一切的原点。
然而,今日之亚洲,“8·15”的正义和平之光不时被阴霾遮掩。一些人以“终战”回避战败,刻意否定、曲解历史;一些人怯于为战争罪行反省道歉,却勇于向战犯公然致敬;一些人蠢蠢欲动,对“复兴”军事强国之日本念念不忘……
铭记“8·15”,就是让正义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许亚洲与世界一个清朗的未来。
——铭记“8·15”,勿让正义与良知在历史传承中变成断线的风筝。
1950年出生的长冈荣子,父亲是二战时的日本兵,曾担忧在中国“作恶不少”生不出四肢健全的孩子。荣子出生后,父亲常啜饮清酒给她讲“那些日子的事”。
“对战争一无所知的我流着父亲的血,所以我正走在那场战争的‘延长线’上。”荣子说,她要把父辈的战争悔悟讲给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是“日本人的责任”。
然而,在右倾思潮复活的日本,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战争记忆的“延长线”。
战后近70年,日本对侵略历史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和扭曲,那些把日本殖民入侵篡改为“进入”、将远东法庭的正义审判歪曲为“胜者对败者的审判”的教科书正进入越来越多的校园,那些借“拜鬼”进行政治投机与右翼宣示的政客正得到越来越多国民的宽谅,正义与良知的传承在日本社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断线”风险。
去年8月15日,安倍打破日本内阁近20年在战败日表示继承“村山谈话”的惯例,对日本在二战中的“加害责任”和战后日本的“不战誓言”只字不提。12月,安倍又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成为7年来首次“拜鬼”的日本首相。共同社批评说,安倍的行为违背了“日本政府代代相传的良知与良心”,是导致历史倒退的“愚蠢行为”。
安倍的想法在日本并非声孤和寡。否认、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倾向正在政府官员、国会议员、知识分子、遗族等社会层面蔓延。现在的日本,以安倍为首的战后一代已成政治主角,如果他们不能从社会与先辈那里获得正确的历史记忆,“侵略定义未定论”“慰安妇必要论”“南京大屠杀虚构论”之类的谎言谬论便有大行其道之机。
安倍政权的历史修正主义不但拉大了日本与受害国的信任沟壑,更有可能将历史岔路口上的日本带入又一个发展歧途。
对历史闭上眼睛的人没有未来。安倍政权将“旧事重提”视为日本的包袱,却不明白一个国家只有正视历史,才能真正摆脱束缚。真正的勇敢是直面过去的错误,只有毫无畏惧地面对,才能得到指示未来的“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