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继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之后,目前,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正针对展开第三个国家级合作项目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并将在今年年底举行的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1次会议时提交成果报告。
多地竞逐
《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去年10月访问新加坡时,首次倡议两国开展第三个国家级的合作项目,此后新加坡就进入认真考虑的阶段。据报道,有意争取这个国家级合作项目落户当地的,包括西部直辖市重庆、四川省省会成都以及陕西省省会西安。
去年底以来,新加坡多名政要、官员和商界领袖也频密访问中国西部的多个省份和城市,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发展现状和需要。目前,新加坡是重庆的第二大、四川省第三大投资来源国。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家级合作项目的建立有利于产生示范效应,对国内其他产业园形成指引性作用。”中新工业园区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并在产业园发展方面有所创新,获得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方式。
张高丽在此前也明确指出,新中两国有必要完善合作机制,以保持其稳定性、连续性与开创性,并深化在重点领域和标志性项目上的合作,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拟议中的第三个国家级合作项目具体内容及目标尚未敲定,但它反映了两国在上一代领袖建立的互信基础上,继续寻找新的合作亮点。
在项目“花落谁家”这个问题上,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则十分谨慎。他表示,目前,新加坡官员已经考察了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也考察了其他省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便对中国西部各个地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结果也将在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1次会议上提交。
据悉,今年的会议将在苏州举行,目前日期尚未敲定,可能在9月底,或迟至11月。
不仅仅是商机
中国和新加坡的贸易正日益紧密。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2013年,中国超过马来西亚,一跃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914.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同年,新加坡成为大中华境外的首个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
正如新加坡国防部第二部长陈振声所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新加坡在寻找第三个国家级合作项目时,着重的不仅是商机,也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新平台,为新中关系建立一个新的里程碑。
事实上,在1994年新加坡与中国共同开创了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一个旗舰项目,也标志着两国上一代领袖建立的特殊关系。2008年,两国政府再度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天津生态城。
扈志亮认为,此前的两个中新国家级项目至今反响较好,对企业进驻有较强吸引力,能够有效发挥协同效用,绿色产业集群显现。在经贸方面,中新合作产业园项目的建立则有助于新加坡企业进入中国发展,同时可以促进我国产品向新加坡出口。
在金融领域,新加坡是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中心及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在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据悉,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将实行跨境人民币交易的试点政策。随着中新经贸活动的深化,这两个项目也在不断涌现过去初创时没有预想过的新发展和机会。
对于第三个国家级项目,扈志亮认为,或将在土地政策和补贴政策方面优于前两者。“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这除了有利于园区内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税收也有较大的拉动作用。”第三个国家级项目,除了货币政策外,或许还将有较为优惠的土地政策和补贴政策。
有分析指出,中国城镇化及金融改革,为新中两国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契机。新加坡在城市发展解决方案、社会治理及金融三大领域享有先行者的优势,这正是中国现阶段发展所需要的。
事实上,除了国家级的合作项目外,新中两国已经有多项“企业牵头、政府支持”的项目,例如,新中广州知识城、新中吉林食品区及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分享新加坡在经济转型及食品安全管控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