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连8月11日电 (郑青亭)在“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桂芳论述了甲午战争对东亚格局的影响。她指出,甲午战争造成中日两国在东亚发生地位逆转,中国彻底失去了“核心”与“大国”地位,沦为东西方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日本则一跃成为东亚的“大国”,实现了“与西方文明共进退”,并以武力推行以自己为核心的东亚秩序,造成了东亚地区连绵的动荡、战争和灾难。
史桂芳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甲午战争造成东亚格局大转换,日本加速推进“大陆政策”。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实现了“失于俄美者,取偿于鲜、满之地”、“与西方文明共进退”,从法律上取得了对中国的优势地位,从“周边”国家一跃而为东亚的“大国”,开始构筑自身为核心的东亚秩序,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彻底丧失了在东亚的中心地位。中日两国在东亚地位大逆转,对这一地区的形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东亚地区战争取代了和平,侵略取代了平等,东亚各国无时不刻不面临来自日本的侵略威胁。
第二,甲午战争刺激了日本军事工业,为发动新的战争继续了力量。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取得总计2亿3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补偿,相当于日本年度财政预算的4倍以上。日本依靠从中国取得的巨额赔款,加快了国内近代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建设,实现了梦寐以求的“金本位”,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近代化强国。日本从战争中获得的巨大利益又驱使其不断进行扩张,几乎每隔10年左右,就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东亚各国面临着来自日本的威胁。
第三,甲午战争后日本人的中国观骤变,鄙视中国思潮蔓延。甲午战争爆发之初,日本国内有很多人担心不是中国的对手而反对开战,然而随着日本的胜利,日本人对中国由敬畏、仰视到贬低、蔑视,自大自负情绪膨胀,演变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并演化成为新的排外狂潮,为日本继续向中国大陆扩张提供了精神支持。
第四,甲午战争加剧了列强在中国新的争夺,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在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加剧了觊觎中国东北已久的沙皇俄国与日本的矛盾,而由俄国发起的“三国干涉还辽”则引发了列强在远东更为激烈的争夺。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利益。与此同时,中国为支付巨额战争赔偿,不得不向欧美各银行借款,列强趁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领土从北到南被瓜分殆尽。
“中日两国在东亚地位逆转,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和平形势。日本接连在扩张中获得利益,进一步刺激了扩张野心,直到1930年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东亚各国带来了连绵不断的战祸。” 史桂芳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