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军品收入出现下滑
开源节流,军工巨头寻找新增长点
数据来源:美国《防务新闻》杂志最新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军工企业排行榜制图:刘 慧
根据美国《防务新闻》杂志最新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军工企业排行榜,欧美军工企业占据前10名,其中6家为美国企业,4家来自欧洲。但这10家军工企业的军品收入几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军工巨头们不得不想办法开源节流,积极开拓民用和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成熟军品需求稳定,十大军工企业军品收入多数下滑
受美军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陆续撤出,以及欧美国家纷纷减少军费预算影响,全球成熟军品市场需求趋于稳定,因此,前十大军工企业的军品收入几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以军品收入计算,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404.94亿美元继续成为全球最大军工企业,波音公司以320亿美元紧随其后。但论整体收入,波音2013年866.23亿美元的收入几乎是洛克希德的两倍。波音在2012年—2013年间的收入增长了50亿美元,但同期军品收入从2012年的38.4%下降至去年的36.9%。
美国总务署的数据显示,2012财年和2013财年,洛克希德分别从美国国防部获得298.83亿美元和371.75亿美元的合同,是国防部最大承包商。该公司89.3%的收入来自军品部门,但军品收入在2012年—2013年间下滑超过43亿美元。作为美国国防部第三大承包商的通用动力,军品收入下跌10.4%。
与美国军工企业相比,欧洲军工企业规模小、专业性强。欧洲空中客车集团的A400M军用运输机、A330运输补给机,欧洲最大的卫星制造商泰雷兹公司的军用卫星,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的军用直升机等,均为全球军事防务市场颇具竞争力的产品。
美国《防务新闻》杂志公布的军工企业前10名中,没有一家来自俄罗斯。业内人士指出,俄军工企业在微电子设备生产上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很多武器装备所需的电子元件都需要进口。此外,欧美最近对俄实施的制裁直指俄军工领域,将影响到一些关键设备进口。但是俄专家认为这并无大碍,上述元件完全可以从亚洲国家进口。实际上,俄军工产品因具有易操作、性价比高等特点,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不断提高。据悉,俄罗斯军工产品2013年出口总额为15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