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求爱”,终得“约会”。这就是关于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的故事。
欧航局6日宣布,“罗塞塔”当天与“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以下简称67P)彗星实现“第一次亲密接触”。
科学家们期待,对彗星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第一次亲密接触】
“追星使者”“罗塞塔”2004年发射,耗资大约10亿美元。一些媒体把“罗塞塔”的探测任务形容为一场赌注,耗资不少、旅程坎坷。
“罗塞塔”曾环绕地球3圈和火星一圈,利用引力获得速度。2011年6月,探测器到达距太阳最远点,那里太阳光微弱,不能为太阳能电池板充电。为“养精蓄锐”,“罗塞塔”进入节能休眠状态。沉睡31个月后,“罗塞塔”被欧航局“唤醒”,而它的目标只有一个——揭开67P的神秘面纱。
6日,“罗塞塔”项目主管西尔万·洛迪奥在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地面控制中心宣布:“我们抵达了彗星。”
欧航局于格林尼治时间9时29分确认,“罗塞塔”与67P实现亲密接触,“约会地点”是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
欧航局介绍,“罗塞塔”近段时间开始实现减速,以调整步伐,从而与彗星“并肩散步”。接下来,“罗塞塔”将在距离67P大约100公里的地方观察这颗彗星。
【结伴而行探究竟】
对彗星而言,来自地球的“求爱者”不在少数。
过去二十几年来,全球共发射11颗无人彗星探测器,但大部分是飞近探测。成功案例包括美国的“星尘”探测器和欧洲的“焦托”探测器。“星尘”先前从彗尾中收集尘土颗粒,返回地球。“焦托”曾到达距彗星表面200公里处。
对彗星而言,这些探测器只是“擦肩而过”,“罗塞塔”则不同,它将与67P“结伴而行”超过一年。
其实,在还没有抵达目的地前,“罗塞塔”就已迫不及待地向地球展示“爱人”的“可爱面庞”。“罗塞塔”上月曾对目标彗星拍照。照片显示,与许多人预想的不同,这颗彗星并不像个土豆,而更像一只鸭子。
参与这一项目的科学家马特·泰勒说,“罗塞塔”将开始绘制67P表面的图像,探究其引力、质量、形状和大气等。根据观测到的数据,科学家将选择一个合适着陆地点,帮助“罗塞塔”为彗星献上“大礼”——“菲莱”着陆器。
“菲莱”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个电冰箱,预计今年11月登陆彗核。随后,它将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分析彗星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罗塞塔”之年】
按照现有天文学理论,彗星由冰和灰尘组成,类似“弄脏的雪球”。
科学家泰勒说,看到“罗塞塔”与67P约会“对我而言是最性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欧航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说,科学家们利用将近20年时间设计、打造“罗塞塔”并指导它驶向目标:“2014年将是‘罗塞塔之年’。”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