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和平早日到来——记坚守在利比亚的中国人

作者:陈向阳 来源:新华社
2014-08-06 00:49:00

  (原标题 通讯:期盼和平早日到来——记坚守在利比亚的中国人)

  新华社开罗8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陈向阳)远处的枪炮声和爆炸声依然清晰可闻,火箭弹击中油库造成的黑烟依然笼罩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上空。已经停电好几个小时了,食堂里实在太热,华为利比亚分公司负责人谭啸和他的同事只能到天台上去吃。今天的晚餐是麻辣烫。

  “每天都能听到交火声,包括火箭弹、坦克炮等重武器的声音,还有爆炸声。不过,我们这里离交火区直线距离还有10多公里,相对安全,”谭啸说。

  华为在利比亚的员工之前曾有90多人,随着利安全局势趋紧,公司大规模减员,目前只有几名中方员工在利比亚留守。

  “作为世界领先的通信公司,我们的社会责任是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要保证客户网络的运转和安全。尤其是在当前利比亚这种危急情况下,网络畅通对普通百姓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选择坚守下来。”

  为了应对局势恶化,谭啸和同事储存了大量饼干、米、面、罐头等食物,还有饮用水,足够两个月食用。出于安全考虑,公司规定中方员工尽量减少外出,并制定了紧急撤离的应急预案。

  然而,在的黎波里坚守下来的困难越来越多。停电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每天停电长达六七个小时。汽油供应越来越紧张,要在的黎波里买到汽油至少得排一两天的队。黑市上的汽油价格则是原来的40倍,每升汽油的售价从原来的约合0.75元人民币涨至30元人民币。

  对于的黎波里“亚洲之星”中餐馆的女老板张颖来说,这已是她经历的第二次利比亚危机。张颖2007年来到利比亚,四年后,利比亚战争爆发。“当时啥都没想,关上门就随着大撤侨队伍走了。”那一次,张颖损失惨重。

  战争结束后,张颖很快回到的黎波里,继续经营中餐馆,也做一些泰餐,还经营住宿。目前,包括张颖在内,餐馆共有7名中国人、2名泰国人。这次张颖一狠心,决定不走了。至于员工,是走是留全凭自愿。由于张颖平时待员工不错,大家决定留下来和她一起共渡难关。

  张颖对冲突并不是特别担心:“武装冲突主要发生在政府部门附近或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地方,我想我这里是安全的。”

  令她略有些担心的是武装抢劫。在枪支泛滥的利比亚,持枪抢劫高发,更何况是在当前的乱局下。“现在生意不好,也没什么好抢的,不可能把桌椅板凳都搬走吧。再说我和周围邻居都很熟,他们会帮我的。”

  随着在利比亚的中国人陆续撤走,中餐馆的生意显得有些冷清。张颖仍然坚持每天营业。偶尔会有打算撤离回国的中国人来住店,基本上都是从其他城市赶来,在这里中转一下前往突尼斯。

  闲暇时,张颖会经常来到楼顶天台,远望机场方向腾起的黑烟。她和所有坚守在利比亚的中国人一样,期盼和平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