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地面部队全部撤离加沙地带

作者:以军地面部队全部撤离加沙地带 来源:京报网
2014-08-06 00:00:00

  据新华社电 以色列军方5日证实,为执行72小时停火协议,以军地面部队已经全部从加沙地带撤出。

  同一天,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里亚德·马勒基说,巴方准备就战争罪名向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起诉以色列。

  以色列军方5日声明,以军装甲车和步兵已经在72小时停火开始前撤出加沙地带。本轮停火从当地时间5日上午8时开始。

  以色列7月8日对加沙地带发起军事打击,代号“护刃行动”。同月17日,以色列出动地面部队。

  以军发言人彼得·莱内尔5日说,地面部队的目标之一是摧毁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打造的跨境地道,而现在“任务已经完成”。

  按以军的说法,一共摧毁32条地道,“它们是哈马斯的战略方案之一,大概耗资1亿美元,而我们现在消除了这种威胁”。

  莱内尔说,以军部队士兵和坦克现在“重新部署在加沙地带外围的防御点,我们将保留这些防御点”,一旦遭遇袭击,以军打算重新开始战斗。

  身处加沙地带的法新社报道员说,巴以交火将近一个月来,4日晚加沙地带度过了最安静的一个夜晚。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就新一轮停火采访了身处加沙城的马丁·佩兴丝。佩兴丝说,与以往几次人道主义停火不同,这次以军撤出了加沙地带。有以色列媒体称,以军“护刃行动”已经结束。

  5日,不少加沙人走出避难所,返回家园,却满眼都是废墟。

  在北部的拜特拉希耶,33岁的祖海尔·赫加拉告诉路透社记者,以色列炮轰令他失去自家房屋和经营的超市,“完全被毁了……我从没想到回来后会看到类似震区的情景”。

  自本轮巴以冲突以来,巴勒斯坦方面已有1865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

  在联合国和美国等方面的斡旋下,以色列与哈马斯7月31日曾达成一项72小时停火协议,但双方在停火正式开始后不久便相互指责对方破坏停火。以色列随后宣布拒绝派代表到埃及开罗谈判如何结束冲突。巴勒斯坦代表团眼下已经身处开罗。

  路透社5日报道,以方可能不久后向开罗派代表团。

  同一天,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马勒基抵达荷兰并与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碰面。他告诉媒体记者,巴方准备以战争罪名起诉以色列。

  “过去28天来,有明确证据证明以方犯下战争罪,”他说。

  路透社评述,如果让国际刑事法院受理这一案件,巴勒斯坦首先得成为这一法院的缔约国。

  相关新闻

  伊朗承认向哈马斯

  提供火箭弹技术

  据新华社电 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秘书穆赫辛·雷扎伊4日承认,伊朗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提供火箭弹制造技术,以帮助其应对以色列的攻击。

  “我们需要向巴勒斯坦人提供防御和军事技术,这样他们就能够在遭到封锁的情况下制造武器,保卫自己,”雷扎伊说。

  美联社报道,伊朗革命卫队的官员此前说过,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拥有“黎明”5型火箭。伊朗提供了这一火箭的制造技术,帮助哈马斯实现本地化制造,无需从伊朗进口。

  火箭弹一直是哈马斯手中的主要武器。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哈马斯已经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3200多枚火箭弹,其中一些火箭弹被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拦截,还有一些火箭弹落入远离城市的空旷地带。

  国际时评

  中国倡议助力化解巴以冲突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与埃及外长舒凯里举行会谈后发表中方解决以巴冲突五点和平倡议。与此同时,巴以双方接受埃及倡议,自当地时间5日8时起实行72小时停火。巴以困局似现新转机。

  巴以矛盾再度激化,人员伤亡不断增加,停火协议屡屡夭折,其背后不乏双方借外部冲突化解内部矛盾的“私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希望通过“秀肌肉”增强在巴政坛的存在感,而以色列政府则寄望展示强硬缓解内部右翼势力的不断施压。

  危急之时,作为以巴和平的坚定支持者和真心斡旋方,中方提出五点和平倡议,与埃及倡议相辅相成,契合化解地区危局的迫切需要,反映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冲突的主流民意。巴勒斯坦外交部资深外交官扎卡利亚·A·D认为,中国的五点倡议“指出问题实质,提出战略目标,并指明路径”。

  停火止暴、合力斡旋、重启和谈是中方倡议的核心。

  停火止暴是当务之急。此轮巴以冲突,双方伤亡大大超过“铸铅行动”和“防务之柱”行动伤亡总和。维护人民安危和地区和平是巴以问题的大局,正如王毅所言,任何滥用武力、造成平民伤亡的行为都不可接受,任何以暴制暴的做法都必须摈弃。

  合力斡旋是重要保障。斡旋巴以冲突,每当国际社会搁置分歧、各展所长、全力奔走,巴以双方就能早日收手。中方对埃及等国家提出的停火倡议表示支持,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应为解决以巴冲突承担必要责任,国际社会要相互配合,形成推动以巴和平的合力。

  重启并推进和谈是根本出路。以巴有关各方应把和谈作为不可动摇的战略选择,互相释放善意,尽快恢复和谈。目前,双方应在巩固停火基础上,抓住契机,稳定内部情绪,找到利益均衡点,避免重蹈暴力覆辙。

  巴以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消弭危机、恢复和平远非旦夕之功。作为国际社会斡旋一方,中国不仅是以巴双方的朋友,为二者所信任,且较之美国、欧盟等传统斡旋方,中国没有军事干预与偏帮偏向的“历史包袱”,更能致力于寻找双方都易于接受的问题的公正持久解决。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政治学教授亚伯拉罕·狄思金认为,中国倡议符合以巴双方共同诉求。

  事实上,中国倡议不但有助化解巴以冲突,亦体现中国大国担当。作为在世界舞台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方面正展现更加积极有为姿态。此轮巴以冲突,中国除极力止暴促和外,还将向加沙人民提供15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中国红十字会方面也向加沙人民提供了人道援助。

  积跬步,以至千里,为巴以人民减少流血如逆风千里,一步亦喜。

  积抔土,以成泰山,为持久和平筑起基石如平地高山,一砾亦重。斡旋巴以冲突,中国在努力。

  新华社记者 陈聪

  (据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