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刚需人口庞大 城市中产购房不轻松(图)

作者:邹松 来源:人民日报
2014-08-05 00:00:00

印度刚需人口庞大 城市中产购房不轻松(图)

  印度首都新德里人口已经达到2500万,人口拥挤导致房价高企。图为新德里的卫星城古尔冈的繁忙景象。人民视觉

  “2008年还是3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0万元)的房子,现在是5000万卢比,你说该买不该买?”房产中介曼加帕晃着5个手指头。见记者半信半疑,他索性站起身来,开始对着墙上的地图指点江山:“这是老德里,基本上是贫民窟,没法改造。往南是新德里,一套房得上千万,谁买得起?只能再往南,就是我们这儿,古尔冈,新德里的卫星城,有钱人都在这投资,回报绝对高。”

  曼加帕说的没错,据印度《经济时报》近日报道,海外私募基金今年已向印度房市注资10亿美元,通过合资公司、代理机构等模式参与到新一轮印度炒房热潮中。在《经济时报》的文章中,“政治愿景”被认为是吸引外资投入印度房市的首要动因。

  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多次强调“建房子给所有人”。在日前印度政府公布的年度预算中,相关房地产项目的投资约为7000万美元,而且印度主营房地产贷款项目的HDFC银行首期2500万美元融资业已到位。这种罕见的高效吸引了世界投资者,正如《经济时报》的描绘,“此前对印度房地产项目退避三舍的海外投资者再次被吸引,他们想看看莫迪如何实现‘建房子给所有人’。”

  “建房子给所有人?那只是政治家拉选票的办法,没人会相信。”曼加帕对本报记者说。在联合国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城市人口排行榜上,新德里以2500万人口位居第二。不过新德里有230万人住在贫民窟,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另外还有近1500万人月收入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这些印度定义的中产阶层是很难买到房的,更别说还有近10万游荡于街头、露宿在桥下的乞丐。

  30岁的普拉迪普现在有3份工作,自营的水果摊、替人开车和帮朋友处理文件,他有1个孩子,但两个妹妹还没出嫁,再加上父母,一家7口人租住在新德里西郊,租金每月1000多人民币。说到买房,普拉迪普直摇头,“我们买房的希望可能还不如那些住在贫民窟的人,他们虽然穷,但脚下哪怕几平方米的土地也是价值千金,一旦开发商征用,他们就发财了,至少回到家乡盖几栋楼都不成问题。”

  上有豪拥千百万元豪宅的富翁,下有脚踏黄金宝地的“贫民”,唯有超过城市人口60%的印度中产阶层,难以奢望拥有或改善自己的住房。住房贷款是很多国家解决购房者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但这对普通印度人来讲并不现实,高达15%的房贷利率,10至15年还清的惯例,都令普通购房者敬而远之。在解决“夹心层”购房难问题上,印度政府已做出不少努力,比如规定住宅项目开发商必须预留20%的房源提供给中低收入者。同时世界银行也曾专门向印度拨款上亿美元帮助中低收入者买房。不过从执行层面看,印度式民主效率颇低,由于缺少财产及收入的确切指标,政府难以确认哪些人是真正的中低收入者,致使很多住宅项目空置了四五年都无法发放。

  尽管如此,人口堪与中国比肩的印度依然刚需很大,这也是大多数人长期看好印度房市的主要原因。据国际房地产顾问公司戴德梁行分析,印度大量新一代高收入高学历人口仍在不断涌现,未来四五年,印度将新增200万信息技术从业者,仅这一行业的居民住房需求就达1亿平方米。另外,目前印度普通家庭的存款流向仍是住房,而且“有房才结婚”观念在印度人当中十分牢固。在实际男女比例约为10∶8的情况下,印度男人无疑要更努力地先买房才能娶到媳妇。

  像孟买、新德里、加尔各达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已跟世界水平看齐(孟买城区均价约合每平方米6万至8万元人民币),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新兴城市的房价每平方米也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

  “现在仍是投资房产的好时机,投资者只需要知道是否能得到高额回报就行,随着城市发展,印度房价上涨仍是肯定的,所以现在入手正是好时候。”曼加帕说。

  (本报新德里8月4日电 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