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谁是最合适的和平使者

作者:陶短房 来源:钱江晚报
2014-08-01 08:05:37

  停火屡遭破坏,加沙之战为何停不下来

  自7月8日开始的、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加沙冲突,迄今已造成数以千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伤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担忧。截止目前,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各方斡旋下,已先后实现过3次临时性或单方面停火(7月15日、17日和27日,但每次停火短则数小时、长则一两天,便宣告破局,双方间的战火非但未因此稍显和缓,相反,短暂停火后,随之而来的往往便是战事的升级:7月17日以色列为期5小时单方面“人道停火”结束当晚,以国防军便对加沙境内发动2009年“铸铅行动”后首次大规模地面进攻,27日开斋节前停火后,以色列不仅恢复了军事行动,而且总理内塔尼亚胡和总参谋长本尼·甘茨更公开表示,将对哈马斯实行“强化攻势”并做好“持久战”准备。

  加沙之战之所以停不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以色列而言,此次军事打击因造成平民巨大伤亡,已冒了极大政治风险,如此代价倘换不来“够本”的收获,将对政府和内塔尼亚胡的声望构成沉重打击。内塔尼亚胡已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削弱哈马斯潜力,这意味着必须尽可能消除哈马斯火箭弹对以色列社会的威胁,并尽力破坏加沙-埃及西奈半岛之间密如蛛网的地下走私隧道。此外,连日地面战争让以色列付出数十名军人战死、1人失踪的代价,这对素来爱惜士兵生命的他们而言,已是不小的损失,仅为此,内塔尼亚胡就绝不敢草草收兵,以免留下个“战败”的嫌疑。

  哈马斯之所以不断挑起冲突,则更多因为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封锁长达8年,给其造成严重困难,且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始终将哈马斯视作恐怖组织,不承认其政治存在,甚至不愿与其谈判,令近年来在巴勒斯坦世界渐渐占据政治主导权的他们感到沮丧,希望借此次冲突迫使对手作出一定妥协,不达目的,并未伤筋动骨的他们自也不甘心就此罢手。

  调停巴以冲突,联合国有心无力

  自1948年以巴分治协议变成一纸空文起,联合国在巴以调停问题上,便始终扮演有心无力的角色。尽管在多数成员国支持下,巴勒斯坦成为观察员国,但一来美、以等对此采取无视态度,二来占据联合国席位的是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哈马斯仍未能借此“登堂入室”,冲突双方一方面总是力争在联合国舞台占据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又均对联合国和安理会在巴以和谈问题上的作用抱有不满,正因如此,联合国和安理会在历次巴以冲突中均表现出调停不力的无奈,此次也并不例外。

  传统上,美国总能在巴以和谈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踩刹车”角色,这是因为美国既是以色列的保护者,又通过戴维营协议和阿拉伯世界一系列亲美国家(其中不少是巴勒斯坦人的“金主”)对巴勒斯坦方面施加影响。但奥巴马上台以来,对以色列提供的援助、保护不能满足内塔尼亚胡政府需要,而在满足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等政治愿望方面同样缺乏力度。此次冲突爆发后,奥巴马一方面希望哈马斯接受停火,另一方面又不肯承认哈马斯的合法性;一方面希望以色列忍耐,另一方面又不愿担负更多对以色列的保护之责,这样的调停,以色列和哈马斯都无法接受,因此尽管国务卿克里在中东“穿梭”了一周,也只能在27日无功而返。

  2012年的加沙冲突,埃及成功扮演了调停者角色,这和当时埃及兄弟会政府既和美以关系正常,又和哈马斯“沾亲带故”有关。可如今兄弟会政府已经倒台,埃及领导人换成行伍出身的塞西和哈马斯关系变得险恶。正因为“此埃及不是彼埃及”,此番塞西政府牵头斡旋达成的短期停火,才维持数小时便告破局。

  中俄能否成为斡旋加沙的和平使者

  7月24日,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卡塔尔会晤哈马斯政治局主席马沙勒;29日,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马尔祖克又表示,巴勒斯坦人更信任俄罗斯,认为俄罗斯能成为理想的加沙冲突调停人。中国和俄罗斯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且均是既和以色列关系良好、又和哈马斯“能谈话”的大国,它们能否成为斡旋加沙和平的合适人选?

  中国近年来在中东热点问题上较前活跃,但平心而论,在这一地区,中国的历史存在、现实利益和影响力都并不突出,中国特使的积极介入,有助于缓解该地区的紧张气氛,增加国际社会对该地区人道灾难的关注,但难以发挥决定性影响力。

  相对而言,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更高,但也因此存在更多历史“死结”,其调停很容易被怀疑带有其它目的。哈马斯之所以推崇俄罗斯的调停地位,说到底,是希望俄能成为其“漫天要价”的传声筒,且不说俄是否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即便愿意,以色列和其背后的美国又能否听得进去?更何况,MH17坠毁事件引发的外交危机,已令俄罗斯和普京焦头烂额,自顾不暇,与西方间关系也跌至冷战后低谷,叙利亚化武危机斡旋期间所攒下的声望,如今恐已丧失殆尽。

  由此可见,本轮加沙冲突暂难找到合适的调停人,长期停火的节点,恐怕只能等到其中一方自以为达到阶段性目标,可以宣布“凯旋”而无需过分担心政治后果逆袭的一天了。

  本报智库专家、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