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哥伦比亚《时代报》7月27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2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市警察局发布一则消息称,上周六,里约热内卢市6名警察在一处贫民窟因枪杀2人被捕。(7月28日国际在线)
根据证人所言,受害者并没有使用过手枪,也就不可能与警察交火,如此便足以证明警察所做作为已经涉嫌暴力执法。事实上,在巴西警察暴力执法已经屡见不鲜,上周就有警察在抓捕未成年小偷后对他们实施暴力导致其中一名男孩死亡。再往前看,2013年巴西全国多个大城市甚至都曾爆发20年来最大示威,约有20万名示威者走上巴西的大街小巷,抗议巴西警察暴力执法和政府腐败问题。
暴力执法频出,首先与巴西警察的贪腐成风有关。先前就曾有媒体报道,巴西里约热内卢警察犯罪率逐年增加,平均每周就有三人被逐出警察队伍,乃至被捕判刑。前不久甚至还有入狱巴西警察出书,在书中其披露了巴西警察队伍的集体腐败,指责他们常常视法律为无物,甚至光天化日之下在警车中与毒贩讨价还价。本该伸张正义的警察竟然如此作为,出现暴力执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一方面,巴西还没有死刑,最高刑罚监禁也只有25年,而且其诉讼程序复杂,宪法原则上规定每人都可以无限上诉,腐败分子通常都能够以拖延时间来逃避法律打击,这也就使得法律对警察的违法行为并不具有多大的震慑力。再加上外部监督乏力,权力运行缺乏应有的制约,无形中就纵容了巴西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滥用职权、暴力执法都成了其中的“杰出代表”。
当然,巴西治安形势恶化,也客观上为警察暴力执法提供了契机。巴西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悬殊,导致暴力活动快速上升,各种恶性犯罪事件频繁发生,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并且,由于政府对枪支与毒品管理宽松,又导致黑帮力量不断膨胀,在多个城市就曾连续数月发生大规模的黑帮袭击警察和州政府事件。如此复杂的大背景下,警察暴力执法的滋生也就有了温床。
实际上,对于巴西警察的腐败,当局也心知肚明,曾经多次开展清除警察腐败行动,将一些不称职的警察逐出警察队伍。为从根本上扭转社会治安形势,最大限度地减少警察暴力执法的发生,巴西政府还着力改善贫民窟,在2007年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发展计划中就包括贫民窟供水与污水管网的铺设、道路建设、住房改造等。只是这一系列措施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却并未治本,而今警察暴力执法频发就是一个例证。
有鉴于此,巴西在经济发展中就应更加重视贫富差距问题,更加坚决地打击毒品交易,想方设法铲除犯罪活动滋生的土壤。对于容易诱发矛盾的贫民窟,巴西当局也应进一步加大改造力度,使之成为巴西民众的幸福聚集区,而不是犯罪的高发区。除此之外,提高警察执法素质也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巴西一方面加强对警察执法的监督和制约,另一方面在警察队伍中进行长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全体警察人员的执法觉悟。(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