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 陈聪)7月28日正值阿拉伯国家开斋节的第一天,巴以停火却再度昙花一现。在以军新一轮轰炸中,又有至少4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宣布,以方必须做好对加沙长期的作战准备。
刚刚结束中东之行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28日就此指出,巴以冲突的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暴,而停火的关键在于找到巴以都能接受的均衡点。这有赖于斡旋各方劝和促谈,更有赖冲突双方抓住契机,尽早收手。
在此之前,巴以双方有两次短暂停火的机会,但第二次将停火顺延24小时的提议被哈马斯拒绝。哈马斯随后突然改口,宣布同意停火,令以方陷入被动,但以色列见招拆招,称其不会任由哈马斯选择停火契机。
为此双方互不相让,冲突继续升级。哈马斯宣布停火不仅重获舆论支持,一些阿拉伯国家甚至大加赞赏:在它们看来,哈马斯此次的抵抗行动与此前相比显示了其军事力量的壮大,对以军的地面攻势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与此同时,以色列“护刃行动”已逾三周,然而连消除地道威胁这一基本目的都未能实现,遑论遏制哈马斯,瘫痪巴联合政府,保证以境内的安全更是遥遥无期。
巴以问题持续经年,一方面来看是各自目标无法实现而互斗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双方内部矛盾也由来已久,悬而不决。如果不借助外力化解,内部斗争激化势必威胁自身利益,死局已成事实上的常态。
然而,不管以什么理由,造成众多平民伤亡的行动应该受到谴责,人类的良知无法接受这种暴力的持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证明军事冲突没有赢家,新仇旧恨的累加只会一次次撕裂伤口,一报还一报的敌对只能令均衡点愈难找到。
尽管冲突不断,然而在开斋节的催化下,一些国际力量一改之前的噤声,加大施压力度。人们注意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呼吁双方立即无条件停火,安理会在28日通过从开斋节开始在加沙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声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更是在当天晚些时候再次呼吁停火。
吴思科指出,埃及的倡议仍应作为冲突双方停火的基础。虽然目前土耳其、卡塔尔等斡旋方对此持不同看法,中方仍致力于促使各方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合力,在冲突双方提出的停火条件基础上,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均衡点,实现停火。这将为之后的和平谈判、地区长治久安的实现打下基础。
刀锋之上,步步凶险;进退之间,一刹和平。人们常说,徒争高下非但不智,更会两败俱伤。相对应的是,巴以博弈更应找到均衡点,各让一步,解开死局。只要斡旋各方有担当,冲突双方有魄力,停火止暴,收手促和,人民就能早日脱离战火的阴霾,共沐和平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