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尤其是全球大型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因其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形象上比较“高大上”。由于拥有巨额资产,央行既可能轻松实现巨额盈利,也可能形成较大亏损,而一旦亏损,将由国家财政来弥补,或者通过货币增发而由全民买单。
首先,央行管理的巨额外汇储备波动往往会造成亏损,中央银行出现亏损并不少见,许多国家的央行都因为外汇资产缩水而导致亏损。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4.3万亿美元,此前外管局官员透露,我国近些年外汇资产投资收益率平均为3.3%,我们据此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考虑到汇兑因素,人民银行2005年至2013年累计利润仍为亏损8000亿左右。这可以被看作为控制货币过快升值,防止出口企业和经济受过大冲击,从而采取逐步升值策略而付出的代价吧。
除了因为外汇敞口而导致损失以外,黄金作为央行的另一种重要资产也经常出现大的波动。欧洲央行持有的黄金数量长期保持稳定,但黄金资产总额却随着金价的上涨从2003年的1303亿欧元重估至2012年的4387亿欧元。不过,随着2013年金价多达30%的下跌,仅2013年的黄金资产就出现了1357亿欧元的缩水。
另外,央行在本国经济出现危机时经常需要出手收购风险资产,为市场和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这类有毒资产显然容易面临资产减值的风险。美联储在金融风暴的危机时刻专门成立了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的利益实体(VIE)和超过50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来直接救助美国金融机构,美联储在2008年和2009年对这个救助资产分别确认了52亿美元和38亿美元的公允价值损失,2009年对AIG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又达到26亿美元。而目前,市场又开始广泛担忧量化宽松退出后利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跌。据5位美联储经济学家计算,如果美联储在2014年收紧货币政策,那么美联储将在2017年出现扭赢为亏的局面。
因此,中央银行对外汇、黄金、有毒风险资产这类高波动资产的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巨额资产跌价损失,导致央行亏损。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同时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这些巨额资产的有效管理考验央行掌门人的高超技艺。
文/兴业全球基金 钱敏伟 余璟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