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解读,日本、巴西、印度和德国在改革联合国安理会上有共同利益,这四个国家都希望扩大联合国安理会席位并能获得其中一席。因此,日巴如果在这一问题上联手并不会让人意外。
为达到“入常”的最终目的,日本计划参选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有关此问题,安倍在这次访问的第一站墨西哥已与对方讨论,以期获得支持。
有关资源方面,安倍在墨西哥大打经济牌。共同社报道,由于墨西哥拥有丰富的石油和页岩气等能源,双方将在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关系。另外,围绕陷入僵局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双方确认为尽早达成妥协而进行合作。
报道还说,访问巴西时,日本希望与巴方达成另一份共同声明,确认日本帮助巴西建设一座大型物流中心,服务于开采巴西的水下油田。
【“最差外交时期”】
细心梳理不难发现,这不是安倍第一次“尾随”中国官员的外访活动。
今年1月6日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非洲埃塞俄比亚等4国;1月9日,安倍启动中东和非洲4国之访。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安倍则于4月29日出发访问德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比利时。
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的外交出访线路“瞄着”中国,表明日本紧盯中国发展战略,意图确保日本“不失位”,开展外交以平衡中国影响力。
然而,中国与世界友邦增进关系和加深合作不是日本的主观意愿可以逆转的。
以中国和拉美为例:有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中拉贸易一直保持年均增幅30%以上。2002年至2012年,中拉双边贸易额增长近20倍,达到2612亿美元,与此同时,受中国经济的强势推动,拉美地区过去10年的出口大幅增长,成为全球对华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目前,中国已成为拉美继美国之后第二大贸易伙伴。
有专家解读,中国的外交向来以维护和平、共同发展为原则,这也是友邦国家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心之所愿。日本力图对中国外交施加“反作用力”必定难如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