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巴西,两个几乎位于地球对角线两端的国度,贸易往来却把彼此拉得越来越近。
巴西外贸委员会和工贸部日前宣布,降低250种该国无法生产的资本货物以及信息和通讯产品的进口关税。据巴西《政府公报》透露,包括240种资本货物的关税将从14%降至2%,10种信息和通讯产品的关税将由16%降至2%。
在资本货物中,数量最多的是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的机器和设备,它们将用于巴西东南部深海油田的开发;其余则为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系统、生产农用机械的设备、铝制包装物设备等。
分析指出,从该举措中获益最多的是石油业、矿产业、汽车零配件业和农业机械业。
巴西进口资本货物来源最多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瑞典。作为巴西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制造将从本次降税中获益。
中巴经贸更加“高大上”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巴两国同是二十国集团、发展中国家和金砖国家的成员,近年来,中巴两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两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因此,关注与推进中巴两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自2009年成为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之后,2012年第一次取代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巴西从美国和中国的进口额一减一增,在产品类别上,巴西不再进口美国的工业用煤和棉花,而增加了从中国进口资本货物和产品零部件。
据巴西外贸秘书处统计,2013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33.3亿美元,增长10.4%,中国继续稳居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位置。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研究员白明表示:“中国具有的比较优势、巴西的进口需求与中国产品的高度匹配、习近平主席刚刚结束的对巴西的国事访问,这三重促进因素叠加起来,使中巴两国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成了‘一拍即合’的事。中国将从中获益。”
白明指出,中巴两国距离遥远,原来的经贸联系不多,货物贸易以中国从巴西进口矿产品、工业或药用植物、饲料、木浆等初级产品,向巴西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纺织品等为主。但两国贸易未来的发展空间大,资本货物、信息和通讯产品贸易是趋势所向。从习近平主席本次访问巴西,双方签署的56项合作文件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合作已提升到卫星、铁路、货币互换等技术含量更高的项目上来。
巴西努力刺激工业发展
此次降低资本货物关税的举措是巴西政府刺激政策的一部分,以提振日趋萎缩的工业。政府希望以此鼓励企业加大投资,更多生产制成品,不再过多依赖进口。“这决定了本轮降税的产品多为机械设备和零配件,而非制成品。”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员谢文泽指出,巴西会增加从中国进口相应产品,中国会从中获益;由于在巴西圣保罗、马瑙斯自贸区拥有较发达的加工制造业,而巴西政府降税的本意即在制成品上减少对外依赖,因此降税对中国制成品不会有太大利好,但对零配件进口量的增长会作用明显。
由此不得不注意到,巴西的产业链不完整、关键零配件无法自行生产而靠外部补给的状况正在制约其工业的发展。
此外,世界银行副行长奥塔维亚诺·卡努托此前指出,如果巴西维持现有的工资政策,其工业将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与亚洲国家竞争。
卡努托说:“在亚洲国家和巴西,人们看待工资的文化截然不同。亚洲人认为,工资的增长应源于劳动及其熟练程度;而巴西人则认为,提高工资是自然而然的,并受到法律的保障。”
巴西法律规定,每年要为基层劳动者调整最低工资,调整幅度参考当年通胀水平,以及上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巴西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724雷亚尔(约合2016元人民币)。
卡努托表示,相对较高的工资使巴西呈现“去工业化”情况。据统计,巴西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由上世纪末的27%跌至2012年的13%。
中国企业参加巴西国际礼品家庭用品展。图片来源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