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对俄经济制裁草案浮出水面。据媒体透露,该方案将涉及资本、军工等重要领域,若真正实施,对俄经济将造成较大冲击。7月25日,成员国驻欧盟大使级会议已首次将该方案列入议程。此前,欧洲国家因担心自身经济受冲击,迟迟不愿迈入触及俄核心经济领域的所谓“第三阶段”制裁,其制裁内容被指一直处于无限接近第三阶段的“第2.9999阶段”。此次欧盟就经济制裁达成初步框架协议,显示马航坠机事故发生以来,欧盟国家对俄心态已发生较大变化,主张通过升级制裁加大对俄敲打的国家已据上风。但制裁能否如期及按预定内容实施,尚待观察。
欧推出对俄经济“定点制裁”方案
7月25日,欧盟已出台了新一轮对人员及企业实施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的制裁名单,新增15名个人和18家机构和企业。遭制裁的个人包括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米弗拉德科夫、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及多名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领导人,以惩罚上述人员支持克里米亚入俄以及乌克兰东部分裂运动。
但更令人关注的是,欧委会新拟定的长达10页的制裁草案已涉及经济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所有欧洲人购买俄罗斯大型国有银行发行的任何新债或新股,禁止俄罗斯国有银行在欧洲证券交易所发行新债或新股。二是限制对俄出口具有双重用途的“敏感技术”。欧委会已认定了制裁可能涵盖的大约200亿欧元军民两用出口商品,不过最初的制裁目标可能只覆盖大约40亿欧元的“高度敏感”商品,如机床和“高性能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等。三是对俄武器禁运。
欧盟上述经济制裁力度将远大于美国最新一轮制裁措施。7月17日,美国公布的制裁对象只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俄罗斯国有开发银行、俄罗斯发展及对外经济事务银行等三家银行。欧俄经济与资本的关联度更为紧密。2013年,俄罗斯公共金融机构发行的158亿欧元债券中,有75亿欧元在欧盟市场发行。资本市场禁令将限制俄金融机构进入欧盟资本市场,提高俄罗斯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成本,限制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的能力。同时,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俄罗斯国内投资环境将趋恶化,从而加速资本流出。而欧对敏感技术的禁令将涉及许可证制裁,该制度与欧美对伊朗制裁中实行的制度类似,据欧方官员称,一旦制裁涵盖深海钻探、极地勘探、页岩油提取等领域,俄在这方面制造替代产品的可能性很低,故对俄经济杀伤力大。
马航悲剧是重要催化剂
马航飞机在乌境内失事的前一天,欧盟曾召开特别峰会,决意提升对俄制裁。制裁内容包括中止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俄的融资业务,并中止欧俄双边和地区所有合作项目。尽管未立即推出制裁“黑名单”,但对俄实质性“宣示”意味已十分浓厚。而此次酝酿的制裁内容更为系统而有针对性,若全面实质,对俄经济的冲击很大。从当前态势看,欧盟对俄罗斯杀伤力最大的经济制裁或将不可避免,欧盟欲借此对俄升级警示,加大敲打。
6月底,欧盟曾提出对俄经济制裁“红线”,欲促俄罗斯作出实质性努力,降温局势。与此同时,欧盟加紧在乌政府与分离势力间积极斡旋,并推动欧俄乌三方谈判。但迄今为止,欧盟认为俄表面“促谈”,实则“谋乱”乌克兰“肢解”风险逐升。欧盟安全问题研究所学者尼库 帕贝斯库近期撰文称,俄领导人的目标并非吞并乌克兰部分地区,而是使乌克兰整个国家处于既非战争也非和平的不稳定状况,最终使乌克兰因持续内乱沦为失败国家,并导致西方的“乌克兰疲劳症”,从而使乌加盟入约的机会被扼杀,持续游离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
尽管欧盟当前确实无意明示乌克兰入盟前景。但稳定乌克兰局势,维护东部边界安全无疑是欧盟首当其冲的目标。马航悲剧使欧盟意识到,乌克兰冲突已超越地区范围,成为欧洲安全“毒瘤”,对全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欧委会主席巴罗佐表示,乌克兰危机发展至此,已造成比20世纪90年代的巴尔干战争更为严重的动荡局面。一定程度看,马航事故已成为欧洲对俄立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欧洲对俄幻想逐渐破灭,趋于采取更为坚定强硬的立场。
多数欧洲人对马航事故的基本判断是,受俄支持的乌克兰东部反政府武装无意间用俄提供的导弹击落了马航飞机。与此同时,欧洲人认为,俄罗斯干扰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并持续在乌克兰东部“搅局”,正不断触及欧洲人底线。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德国因与俄经济来往密切,态度一直最为谨慎,德一度期望,马航事件可“以危促机”,推动各方认真谈判。但当前,对制裁最有发言权的德国也已逐渐失去耐心。7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已要求欧盟尽快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措施,其外交部发言人称,莫斯科许诺很多,但没有兑现,“我们已经受够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马航事故中失去189名国民的荷兰,作为俄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俄关系密切。其最初对俄态度较为谨慎克制,但当前对俄也已日趋不满,主张强化“制俄”措施。
此外,美国的压力也是欧对俄制裁趋强的重要外部因素。美国多次批欧“制俄”不力,要求欧盟加大制裁。美政府近期已加大对欧洲施压力度。美政府专门将欧盟各成员国驻美大使请进白宫做工作,压欧盟与美国同步“制俄”。前美驻德大使、共和党议员科茨近期公开对欧盟喊话,呼吁欧洲应“站着与俄对峙”,不应“坐着算计制裁风险”,否则未来将付出“更严峻代价”。在美压力下,欧洲立场也不得不尽力向美国看齐。同时,乌克兰政府在美国指使下,也不断举证俄罗斯“罪行”,逼欧对俄示强。
能否强势“制俄”仍待观察
欧盟出台的制裁方案要真正实施,尚需全体成员国批准。欧盟将于本月底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经济制裁方案。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形势逼人,但欧盟通过制裁方案并非毫无悬念。
从此次制裁的特点看,一方面,欧委会充分考虑了欧盟制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即考虑制裁对俄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的同时,尽量减少俄报复措施对欧经济的不利影响。如草案并不包括对俄罗斯国债拍卖的类似禁令,以免俄罗斯政府会采取报复行为,禁止俄罗斯人买入欧盟政府债券。另一方面,表面看,制裁方案力争使制裁对各国的损失“平衡化”。如欧盟对俄金融制裁可能会对伦敦金融城造成较大利益冲击,而军工制裁似乎会制止法国向俄罗斯提供价值12亿欧元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合同,法可能因违约而面临15亿欧元的罚款。欧洲价值32亿的进口军火来自俄罗斯,许多欧盟中东欧成员国是主要买家,这些国家迄今仍在使用苏联时期的俄式喷气式飞机和军用技术,因此需要从俄进口武器配件,武器禁运对这些国家也会造成较大影响。
但实质上,制裁对各成员国可能造成的冲击程度仍是有差别的。如在武器禁运方面,是否对本国军企颁发对俄武器出口许可证,禁令仅适用于未来的军工订单,还是涵盖已签订单,其决定权掌握在成员国政府手中。因此,正如法总统奥朗德所言,在本国颇受争议的与俄军购大单问题上,对首艘即将于10月交付的战舰,法很可能采用“未来订单适用”原则,使其逃脱欧盟军售禁令的限制。因此,法利己做法,能否摆平内部不满,使各国抛开本国利益顾虑,一致“制俄”,仍待观察。
此外,德国也强调,一旦俄“改变心意”,“改观做法”,此轮制裁可“随时逆转”,表明德加强对俄制裁实属迫不得已。欧盟未来能否强势“制俄”,也将取决于近期俄的回应措施及欧对危机的促和、促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