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7月27日文章,原题:美高调介入南海 中国应积极应对 针对美国加大力度介入南海事务和近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福克斯提出的“三不”主张(即:一,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二,不改变南海的地形地貌;三,限制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使南海岛屿争议问题日趋紧张的局面,有学者建议中国当局应改变思路,分层次地对待南海纷争。即对于涉及领土主权归属的问题应该坚持双边谈判原则,反对外来势力干预和国际化趋势;对于涉及南海地区公共安全的议题,如海洋环境保护、反恐、打击海盗等问题,应积极考虑地区合作的可行性,利用现有的地区合作机制发出自己的倡议。此外,中国还可以考虑提议由中国和东盟共同建立有关讨论南海非传统安全或公共安全问题的论坛,等等。
中国在外交上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做两手准备。同时需进一步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在维护“主权在我”的前提下讨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问题。为此,当前中国的南海政策应当首先破解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谈判南海问题的困局。
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南海诸多岛屿争议中,与越南的纠纷是南海问题的焦点或曰主要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短时期无法解决的条件下,中国可在已被越南开发的其他争议岛屿或区域重新设定开发专案,以“先开发、后合作”的方式推动“共同开发”,争取与越南共谋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必要时还必须作好“亮剑”的准备。也即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基于此,面对美国大力介入南海问题及日趋紧张的局势,中国学者特别有必要仔细研究历史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及其外交政策,以及二战后美日等国对东南亚各国采取的立场和外交政策,同时还有必要研究其他类似解决海域争端的国际法案例以及外交实践,为政府有效解决南海问题提供参考。
此外,由于美国暗中操纵,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海争端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国除提出严正抗议和交涉之外,应采取更多的有效和积极的措施来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首先是要加强国内法的立法措施,特别是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来指导国内立法程式,以便日后进一步宣示对这些区域的领有权时有法可依。
从而使中国在应对复杂的边界领土主权争端时做到有理有利有据;另一方面,两岸的中国人必须携手合作,加强对南海诸岛的实际管辖,包括护航护渔、对岛礁的发展建设等等,使中国对这些岛屿的领有权落到实处。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落实“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作者:郑海麟 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