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分别与英国和韩国签署相关文件,欲将伦敦和首尔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布局,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入快车道。不过部分业内专家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中两个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首先,人民币国际结算量稳步增长。中国央行数据显示,自2009年4月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为5061亿元,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增至2.09万亿元、2.94万亿元和4.63万亿元。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27万亿元,人民币国际结算量稳步增长。
其次,各种货币互换机制和人民币全球清算网络扩展迅速。央行最新数据显示,自2008年末以来至今,中国已与24个国家及地区分别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累计总规模超过2.7万亿元人民币。而2013年我国央行分别与8个国家的央行签署或者续签了本币双边互换协议,累计金额超1.1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国际结算量增长迅速,市场客观上需要人民币清算网络加速发展。截至目前,人民币境外清算安排已经覆盖亚洲和欧洲的多个国家或地区。涉及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东北亚的韩国和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卢森堡。此外,据悉加拿大已就在北美设立人民币交易中心与中国展开谈判。分析认为,随着人民币清算行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确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获得推动。
人民币国际化路还长
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人民币国际化同样不能一蹴而就。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克服和跨越。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驻纽约宏观经济学家赵雪认为,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是建立在基数较低的基础上的,占全球支付货币的比例仍然比较低;其次,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还没有完全建成;此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还欠缺一些必要条件。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有三道重要难关需要跨越。其一是资本账户完全自由兑换,其二是利率市场化,其三是资本市场和金融行业的对内放开和对外开放,尤其是国内金融业的自由公平市场准入和自由竞争。他强调,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我国拥有的国际货币金融话语权与实体经济总量地位还极不相称。全球货币金融的竞争格局短期内难有革命性变化。即使不考虑其他国家阻扰和妨碍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人民币要想跻身全球主要货币行列,同样需要跨越万水千山。
练好内功是关键
面对种种障碍和挑战,业内专家认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练好内功是关键。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三个支撑:货币的品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有更长远的目标,如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就必须配套一系列深层次改革举措。(文/余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