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经贸“大单”背后仍有潜力

来源:国际商报
2014-07-25 10:41:00

中拉经贸“大单”背后仍有潜力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拉经贸将迎来新机遇。除了航空航天、资源能源、基础建设等常见的领域,走在跨越式发展道路上的拉美国家将在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与中国开拓更多的合作项目。

  7月14日~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远赴拉美,先后到访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四国,完成了其上任以来第二次对拉美国家的访问。

  在良好的政治氛围下,中国和拉美国家签署了航空航天、资源能源、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企业层面也将迅速跟进落实。业内人士表示,在此轮访问收获的沉甸甸的“大单”背后,中国和拉美国家仍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可供挖掘。

  历史机遇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讨论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合作潜力,必须联系当前的时代特点。“拉美国家大多属于新兴国家,他们也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不甘心在世界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只做老旧产业的承接方,因此,未来中拉可能在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开拓更多的合作项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说。

  据了解,目前,日本正积极与巴西就深海油田展开合作。在巴西海域的大规模油田开发中,将引进日本的造船技术,建造油田开发所必须的作为海上中转基地的人工浮岛以及运输船。“如果进展顺利,也许能起到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效果,巴西很快就能成为该领域内世界领先的国家。”刘军红表示。

  刘军红告诉记者,事实上,中国的企业现在也具备相关的技术实力,如果能够获得准确、有前瞻性的信息,完全可以尝试主导各方联合开发。“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也可以向全世界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在外项目并不是想独占其他国家的资源,而是想和其他方共享,想实际推动各方的共同发展。”刘军红说。

  中国社科院国际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薇指出,中国和拉美国家也可以在文化交流上找到良好的合作契机。“此次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进行访问时也表示,希望世界杯在中国举办。中国和阿根廷或者拉美区域之间都可以加强体育交流,并在合作机制上有所创新。”黄薇举例说。

  多领域潜力可挖掘

  黄薇表示,当前中国和拉美的经贸合作更多地集中在见效较快的工商业领域,但农业合作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中国有很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未来可以在提高拉美国家的农业产出效率上加强合作,意义更为重大。”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黄建忠较为看重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技术交流方面的合作潜力。“自上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大国就开始对拉美提供技术援助,因此在中高级技术方面,拉美国家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黄建忠说。

  在人力资源方面,“双方可以尝试以已达成的经贸合作协议为战略支点,合作培训熟练技工。”黄建忠指出。

  也有分析人士建议中方和拉美国家继续推动政府间的协议。“投资保护协议、自由贸易协定等可以为企业提供制度和环境保障。”商务部研究院美大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周密表示,“目前,一些拉美国家仍然存在着外汇管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化等问题,政府一定要具备保障企业利益的意识。”

  此外,周密建议,政府也要为企业做好信息服务。中国的企业具备很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此前对于拉美市场一直涉足较少,不了解情况是很重要的因素。“沟通好了,地理距离不是大问题。因为我们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加强双方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在于增强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帮助连接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其他市场,参与到全球的经济活动中来。”周密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建议,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可更注重教育、医疗、科技、旅游等领域的交流。“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王军说,“多输出文化产品,也可以让拉美人民从感情上更容易接受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