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拉美社古巴圣地亚哥7月23日电】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共同访问古巴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参观了该市的历史圣地。
两位领导人来到位于圣伊菲赫尼亚公墓的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陵墓前,并敬献了花圈。
劳尔和习近平还参观了蒙卡达兵营博物馆。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革命者攻打蒙卡达兵营,打响了古巴革命第一枪。
两人还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塞斯佩德斯公园。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曾在这里发表演讲,向全世界宣告古巴革命胜利。
劳尔表示,今天能够和习近平一道追忆往事,他对此感到十分欣慰。
【路透社哈瓦那7月23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在访问古巴东部后,结束了为期8天的拉美之行。
习近平22日在接受古巴最高荣誉勋章“何塞·马蒂”勋章时说:“中古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将两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
在2006年接替兄长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国家后,劳尔·卡斯特罗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这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改革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处。
今年,古巴建立了首个中国式的发展特区,出台了特别针对俄罗斯、中国和巴西等友好国家的更具吸引力的外国投资法,其中包括一项针对中国的条款,即首次允许投资者引进中方人员参与建筑领域。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7月23日报道】北京决定向古巴提供贷款。据古巴国家媒体报道,这笔贷款将用于在古巴东部的圣地亚哥建造一座新港口。圣地亚哥市在2012年的“桑迪”飓风中受损严重。
古中两国签署了共计29项协议,涉及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此外,中国还将投资扩建古巴的数字电视网络。古巴的国家媒体写道,中国将借此巩固其作为位列委内瑞拉之后的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日本《朝日新闻》7月24日报道】正在拉美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此行的最后一站古巴与该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古巴视中国为经济重建的后盾,习近平强调“坚定支持”古巴所选择的道路,试图给人留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盟主”的印象。
习近平与古巴前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举行了会谈。古巴官方媒体报道说:“这是体现两国深厚历史友谊的一次会晤。”
卡斯特罗下月即将迎来88岁生日,他在公开场合露面是比较罕见的,与习近平举行会谈,凸显出中国对于古巴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
中方高度重视中拉关系
【俄罗斯《独立报》网站7月24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拉美地区的造访刚刚收官。习近平上任以来已两度造访拉美诸国,充分体现了北京对于这片大陆的巨大兴趣以及两国迅猛增长的各类往来。
显然,中拉关系突飞猛进的引擎,仍是高速发展的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实用需求。它亟需能源、原料以及新的销售市场。习近平提议出资200亿美元,设立拉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这绝非偶然。中国还与拉美伙伴商定铺设接驳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两洋铁路,这便于粮食及铁矿石自巴西的内陆地区运出,而后出口北京。至于在尼加拉瓜开挖运河,更是欲与巴拿马运河分庭抗礼。
【法新社哈瓦那7月23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结束了拉美之行,带着数十份协议踏上回国的旅途。这些协议凸显北京对当地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以及影响力。
习近平的访问是从在巴西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开始的,他随后前往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这三个国家常常站在抨击美国称霸拉美行为的最前沿。
作为习近平魅力攻势的第一发炮弹,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宣布将创建一家规模为500亿美元的开发银行和一个1000亿美元的储备基金,希望在由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外提供一种替代方案。拉美领导人盛赞此举。
习近平到访阿根廷期间受到了热烈欢迎,阿根廷与中国签订了20多项协议,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覆盖石油、矿产、农业等领域。
访问委内瑞拉期间,习近平与委总统马杜罗签署约30项协议,覆盖石油、矿产和农业领域。
习近平宣布与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说明中国非常渴望与这两个被欧美投资者冷落的资源型国家开展业务。
他在古巴采取相同策略,签订了20多份协议,所涉内容广泛,如为圣地亚哥港升级改造提供信贷额度,以及在这个美洲仅有的共产党国家建设高尔夫球场。
不过有分析师认为,习近平此行更多地涉及经济,而非意识形态。
委内瑞拉政治分析师卡洛斯·罗梅罗说:“中国的政治扩张与经济扩张从本质上讲是务实的。这无关意识形态,也不是要和美国较劲。”
【俄罗斯《新消息报》网站7月24日文章】题:“龙”飞越大洋
中国开始积极对拉美进行经济开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领的代表团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加拉加斯分别签署了一批大额合同,由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对华供应石油和其他资源。中国已与诸多非洲国家签署过大量类似合同,在拉美继续推行在非洲已得到多次验证的、行之有效的计划。这一切不能不令200年来一直视拉美为自家后院的美国忧虑。
这当然不是中国第一次在拉美亮相。与中国的贸易和获得中国投资几乎成为拉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因。中国与巴西、智利和秘鲁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美国。
华盛顿对北京在自家门前积极活动表示担心,但却束手无策。唯一能令白宫略感安慰的是北京明确坚持的立场,其实质在于将政治与经济分开。与常常以政治为条件发放贷款的西方国家不同,较之政治和安全问题,北京更感兴趣的是原料和粮食。
日欲与中国争夺影响力
【日本新闻网7月23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从25日起对拉美五国进行为期11天的访问,这是自小泉纯一郎以来,日本首相相隔10年对这一地区的首次访问。由于紧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拉美之行,因此安倍此举也有在这一地区与中国争夺影响力、阻击中国的战略意图。
安倍首相此次出访的五国,分别是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智利和巴西。关系对立的中日两国首脑前后脚访问巴西,成为两国在中南美洲争夺影响力的一大象征。
【日本《每日新闻》7月24日报道】安倍晋三首相即将访问拉美五国。此行目标之一就是在石油及矿产资源丰富的拉美获得更多的资源供给。
此次陪同首相出访的团队包括68家企业及经济团体,旨在促进与相关国家在资源开发和投资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墨西哥,去年年底该国修改宪法后首次允许对外资开放石油开采行业。围绕丰富的海底石油及作为新能源备受瞩目的页岩气,各国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日本48%的进口铜来自智利,在访问智利期间,安倍首相将出席由日本企业全额出资的铜矿山的开工仪式。近年来,中国从智利进口的铜急速增加,对此日本强化了由自己主导的铜矿开发。
【俄罗斯《独立报》网站7月24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长达11天的拉美之行即将拉开帷幕。
东京与北京一样,对海外能源及原料非常渴求。但与北京不同,日本在上述方面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所以,全球第二与第三大经济体之间,正在世界各地展开激烈的自然资源争夺战。此外,东京认为,拥有5.9亿人口、5.8万亿美元GDP的拉丁美洲,同样是非常庞大的市场。
可以将中日两国领导人的访问,视为双方在资源和市场争夺战中的过招。《日经金融新闻》直言不讳地写道,由于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安倍才会深化与该地区国家的往来。
日本政府欲帮助巴西开采储量约达500亿桶的深海油田,同时安倍还需给本国船舶制造业揽订单,它面临来自中国与韩国的激烈竞争。
东京也有意投资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
安倍的拉美之行是东京在国际舞台复兴强势外交路线的体现。安倍认为,先前执政的民主党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失败的,东京应当“卷土重来”。